害怕說不 是因為什么心理呢
在生活中很多都非常害怕說不,也害怕別人說不,這是為什么呢,害怕說不是因為什么心理在作祟呢,當然人在生活中也是需要說不的,說不也是社會的需要,是適應社會的一種體現,下面就給大家具體的講講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好的適應社會。
為人厚道的公務員小張,似乎從來就是很平和、沒煩惱的樣子,有一天他終于向他朋友訴苦:“我并不像你們認為的那么快樂。我是一個不會拒絕別人的人,生怕對別人說‘不’以后會傷害到別人,常常是違心地有求必應。我不想這樣討好別人,因為很委屈自己,但我對‘不’又說不出口。真不知我的問題出在哪里,也不知該怎樣才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像小張這樣的人,陷入跟他一樣的社交焦慮。
我們誰沒有討好別人的心理呢?每個人從小就在討好父母,討好同伴,討好老師,討好權威人物等關系中體驗著討好的好處:被表揚、被重視、被獎勵、不被指責、不被怪罪、不被懲罰等等。這是人在成長時的無奈,也是人成為社會人所需的啊。
人際中的討好別人有雙重含義:一是功利性的,即通過主動討好別人而達到自己某種目的;二是防御性的,通過討好別人而達成情感聯盟,避免樹立攻擊對象,為自己取得寬松的生成環境。所以,討好別人有著它的積極作用。過分“討好”又會給人帶來無窮煩惱,就像公務員小張那樣有苦都說不出口,在他不得不“討好”的背后掩藏著一種內心沖突,存在著人際交往的不安全感。
判斷人社交中的心理成熟度,要看你能否自如地對別人說“不”,能否主動要求別人幫助自己,能否承受別人的拒絕。
能夠說“不”和能夠接受被拒絕,都是需要自信和勇氣的。
不會拒絕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怕被別人拒絕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被拒敏感”。這樣的人其人際關系看起來挺好,他總是熱心助人,口碑好,別人喜歡找他“麻煩”,可內心苦水只有自己吞。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社交焦慮。
害怕說“不”的心理,是一種以自己主觀為藍本來看別人的心理投射。因為說“不”未必就能傷害到別人,本質上是自己內心受不了被人拒絕,所以認為(外投射)別人受不了拒絕而不敢拒絕別人。怕說“不”的內心情結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
1、厚重而脆弱的自尊。過重的自尊來自東方哲學熏染,中國佛、儒、道家文化是有厚重恥感內涵的,如“三綱五常”“厚顏無恥”“恬不知恥”“知恥近乎勇”(孔子),“無羞恥之心,非人也”(孟子)等文化,造成了中國人高度重視做人的“禮儀、節氣”,高度重視人的“臉面”,這些文化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心理。
而現代社會仍然很講究“面子工程”的?梢哉f“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是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情結。中國文化中“面子”的惟一含義是:他人眼中的我,即你做任何事情要顧忌面子、做得體面,不能讓別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你得顧忌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這是文化所形成的人際行為規范,本質上是人的自尊需要。
只是恥感文化對有些人而言,形成了束縛他內心的枷鎖,或者說,有些人由于個性懦弱、內心自卑而在一個講究面子的文化環境里很不自由,備受人際焦慮折磨。
這種人是活在別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評價上的,其個性決定了他在人際交往時,會高度關注他人的行為反應,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別人和滿足了別人,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好的態度和好的評價,自己就會感覺被重視,覺得自己做得很對,很有成就感!
這種自我肯定來于別人肯定的人,是無法在他人面前給予否定的,即害怕說出“不”的。因為對別人否定,就意味著對自我的否定,這會斷絕看清自己是誰的被肯定來源(給自己評價的客體)。所以,他在對別人有求必應的“討好”中,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價值。
由于“討好”是以壓抑自我為代價,他必然會逐漸感覺是在為別人而活,會逐漸產生拒絕別人的愿望,但他欲拒不能。因為他內心的弱小與不安全感,使他無力承受“萬一被拒絕”的后怕,他潛意識的“討好”欲望,使他還不愿喪失他人的好評和好感,惟有“討好”能感覺自己是好人,也惟有實現“討好”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慮。
當然他的心理現實是,要么顧了自尊(面子)委屈了內心自由,要么顧了內心自由而傷了面子(自尊)的矛盾沖突。但一般情況下,他寧愿忍辱內心而不愿丟失面子?纯茨切┏跃葡娜司椭“面子”何等厲害:本來不勝酒力,但為了在朋友中撐面子他可以“寧傷身體不傷感情”,可以豪情壯舉到爛醉如泥,甚至肝硬化、肝壞死。中國的酒文化就足以說明人際社會中人“拒絕”人難啊。
-
適度快樂的人比高度快樂的剛健康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居安思危、適度快樂的人往往比滿于現狀、高度快樂的人學歷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
命運就是心理的強迫性重復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發展出了一整套保護自己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
輕松趕走壓力的妙招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壓力太大,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辦法去趕走減壓力,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心理壓力呢,其實這些妙
-
國人的幸福都是這樣被盜走的現在很多國人都感覺自己并不是非常的幸福,但是其實隨著我們現在經濟的增長,國人是應該可以感覺到幸福快樂的,那麼是什么盜走了
-
要獲得快樂 對欲望說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有快樂,但與此同時很多人都非常的有欲望,一個特別有欲望的人是很難獲得快樂的,因為她們對于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