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導航 他是怎樣打敗自己的?
社會發展的快節奏,日益激烈的優勝劣汰的競爭趨勢,學生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內心世界包裹得更緊,心理疾病患病率自然逐年攀升。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某中學高二學生,面對著是否要重讀高二的心理困擾,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幫他化解困擾走出困境的。
(以下話術以心理咨詢師口述整理)
一、心理困擾:究竟重讀高二好不好
高強今年19歲,就讀于一所重點高中的三年級。眼看高考在即,他卻怎么也找不到學習的狀態了。上課聽不進去,課下不想做作業,晚上睡不好覺,只要呆在學校里就覺得壓抑難耐。最近他患了咽炎,吃東西困難,還容易干嘔。父母很擔心,帶著他去看醫生,咽炎的癥狀已經好了,但是嘔吐的現象卻還持續著。醫生拿他沒辦法,建議轉入神經科治療,但吃了許多藥也不管事兒,父母以為高強是因為高三學習壓力過大,所以想讓他重讀高二。
在咨詢室訪談的過程中,高強的父母告訴我,之所以想讓高強重讀高二,是因為孩子性格比較要強,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學校的尖子生,他習慣了眾人矚目,但現在在重點高中,高強卻再也找不回當初的風采了。連續幾次的考試,他的成績開始不停地下滑,高強的父母知道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所以希望高強能夠以重讀高二的方式,提升他在全校的排名,從而找回當初的自信。為了這個決定,家里大費周折,可事情終于辦妥的時候,高強卻不同意了。
高強的父母向我訴苦,他們不知道孩子究竟怎么了,也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孩子,甚至不知道讓高強重讀高二到底好不好。高強就坐在我的對面,他給我的感覺就是沮喪,一副失敗透頂的病人的模樣。
就心理咨詢臨床經驗來看,但凡出現軀體癥狀而醫生無法查出病原的現象,大多都是心理壓力所致。而這類軀體化現象,是因為個體在遇到生活困境難以應對時,潛意識里將心理壓力轉換成了軀體癥狀,實際上是一種心因性反應,是以病人的方式來進行自我心理防衛,為的是減輕內心的痛苦。
二、心理救助:怎樣走出失敗的泥沼
高強應該怎樣自救才能走出失敗的心靈泥沼呢?他是個悟性很好的男孩,一旦意識到了過去的認知誤區,就開始積極尋求改變了。但對具體如何改變,他還是存有疑惑。
“換一個思維方向,在強手如林的重點高中,你的成績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也還能保持在500名左右,這能不能說明你的努力有成效?”
“能。”
“重點高中的500名,比普通初中的100名,后退了嗎?”
“沒有。”
“不僅沒有后退,而且還略有前進,是這樣嗎?”
“是的。”
“更重要的是,當動力與阻力正好相當的時候,逆水行舟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船不能動。”
“說的好。船雖然沒有前進,劃船用的力起作用了沒有?”
“起作用了。”
“如果沒起作用,船會怎樣?”
“倒退。”
“換句話說,一個學生的名次不但沒有后退而且還有前進,你說,這個人的努力是不是有了效果,是不是成功的?”
高強的眼睛有了光彩:“是啊,我沒有失敗啊,我是成功的。”
“更重要的是,當你看到自己的成功時,你的學習狀態會更好,學習效果也會更好,成功的機會也會更大。對吧?”
高強抬起了頭,挺直了腰:“我知道了,我不去重讀高二了……”
隨后,我們就如何淡化對考試結果的關注進行了較多的交流。高強意識到淡化對考試結果的關注,有助于在學習中正確把握心態,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有助于考試發揮出真實的水平。為了幫助他獲得更深切的理解,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曾經有個人是小鎮上最早開肉攤的,多年經營,練就一手過硬的切肉本領。不管你要買多少,他一刀下去,保準絲毫不差。因此,他有了“神一刀”的美名,他的肉攤也聲名遠揚,生意自然紅火。
有一天,一個不服氣的包工頭來了,把3000元錢扔到桌子上,說他買的肉其中3.3斤帶骨,6.6斤全瘦,9.9斤肥瘦都要,如果“神一刀”能夠做到一兩不差切好肉就把錢全部給他。有人在一旁鼓動“神一刀”快點切,他卻轉過身,一遍又一遍地磨刀,似乎在想些什么。過了好久,他抬頭瞅瞅包工頭說:“這三份肉我給你切了,你按斤兩付錢,額外的我一分不收。”只見他說話間手起刀落,三份肉很快就切好了,上秤一稱,果真份份絲毫不差,圍觀的人贊不絕口。有人問他:一頭豬也賣不上3000元,你咋不收下那3000元呢?他憨厚地笑了:“見錢眼開,心里就會長草,長草就會心慌,心慌就會手抖。如果我心里想著那3000元,十有八九會下刀沒了準,那就不僅丟了手藝,還叫人家笑話。”
高強聽了這個故事,若有所悟。他告訴我:“老師,我知道了,放下過高的自我期望,就是要放下對考試結果的過分關注,把考試的結果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聽他這么一說,我點了點頭。
此外,我還與高強的父母進行了交流。當他的父母聽聞高強繼續讀高三的決定后,終于松了一口氣。但為了讓高強能更好地做好自我調整,我與他的父母進行了深入溝通。我告訴他們,孩子對自己的期望過高,一定也有家庭的原因。希望父母降低對孩子的過高期望,同時,在孩子“鬧病”的時候,不要過分關注。高強父母承認,孩子的心態確實受家庭影響很大,他們表示一定會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走出失敗的泥沼,尋找到屬于他的成功。
尋醫問藥網建議,其實,孩子身上有時候反映出來的軀體化現象,是為了逃避眼前的挫敗感。成績名次的下滑,考試成績的不理想,學習方面陷入死循環,過大的內心挫敗,極強的自尊心,催生了他心底的失敗感。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被自己打敗。各位家長要加強與孩子的心靈溝通,幫助孩子及時調整心態,走出失敗的泥沼。
-
適度快樂的人比高度快樂的剛健康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居安思危、適度快樂的人往往比滿于現狀、高度快樂的人學歷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
命運就是心理的強迫性重復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發展出了一整套保護自己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
輕松趕走壓力的妙招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壓力太大,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辦法去趕走減壓力,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心理壓力呢,其實這些妙
-
國人的幸福都是這樣被盜走的現在很多國人都感覺自己并不是非常的幸福,但是其實隨著我們現在經濟的增長,國人是應該可以感覺到幸福快樂的,那麼是什么盜走了
-
要獲得快樂 對欲望說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有快樂,但與此同時很多人都非常的有欲望,一個特別有欲望的人是很難獲得快樂的,因為她們對于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