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隔親輩
有一種愛叫隔親輩,所謂的隔親輩就是那些中間差了一輩的親子關系,其實這種親子關系也是非常牢固,非常濃厚的,這種愛也非常的偉大!
小嚴是家里的獨生女,自從有了孩子后,她發現爸媽對孩子的態度跟當年對自己簡直有天淵之別。小時候,爸媽要求自己節儉,很少給零花錢;現在主動要求給外孫買玩具。五六歲就讓她走四五公里的山路;現在是動不動就說外孫跑累了,主動把小家伙背起來。爸媽在女兒面前幾乎不茍言笑,現在可以跟孫子一起在地上滾著玩……小嚴很納悶,難道這就是俗話說的“隔輩親”?
事實上,隔輩親是正常現象。首先,孩子天真的笑容,可愛的話語時常逗得老人忍俊不禁。其次,子孫的茁壯成長,讓老年人看到了人生的延續,并且對未來充滿希望。再次,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在多方面處于衰退狀態,但在與孫輩一起玩耍、教導他們新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我價值。
除此之外,孩子與爺爺奶奶更親的原因還在于祖輩與父輩的責任差別。一方面,父母比爺爺奶奶承擔了更多教育孩子的責任,為了避免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問題,他們會嚴謹地跟孩子相處,并對其做出更多的行為約束;而爺爺奶奶沒有這層責任,可以更“放肆”地愛孩子,甚至會把當年因責任而“扣留”的疼愛都給了孫輩。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當年沒有對子女實現的愿望,也在孫輩身上予以補足。但祖輩與父母對孩子教育要求的不一致,可能會對孩子的行為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建議雙方對一些原則性的教育問題統一意見: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爺爺奶奶不能插手保護;哪些事情一定不能做等。
每個人都應該享受,父母上一代所帶來的關懷,這種愛一點都不比父母的愛要少,這種同樣也是非常的偉大的,我們可以多去體會和感悟這種愛。
相關文章
-
適度快樂的人比高度快樂的剛健康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居安思危、適度快樂的人往往比滿于現狀、高度快樂的人學歷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
命運就是心理的強迫性重復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發展出了一整套保護自己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
輕松趕走壓力的妙招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壓力太大,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辦法去趕走減壓力,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心理壓力呢,其實這些妙
-
國人的幸福都是這樣被盜走的現在很多國人都感覺自己并不是非常的幸福,但是其實隨著我們現在經濟的增長,國人是應該可以感覺到幸福快樂的,那麼是什么盜走了
-
要獲得快樂 對欲望說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有快樂,但與此同時很多人都非常的有欲望,一個特別有欲望的人是很難獲得快樂的,因為她們對于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