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當今,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原因而離家出走,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許多家長和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氣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一個人只要參與社會生活,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困難和挫折。對此,有的人堅強,樂觀,勇敢地去戰勝它;有的人就顯得懦弱,悲觀,處處逃避它。培養孩子形成遇忙不亂,寵辱不驚的心理品質,是保持健康心態的基礎上。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個心理品質問題,反映一個人對待困難與挫折的理智程度,社會風險意識,對自我思想,情緒,行為的控制能力。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應該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基礎,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循序漸進地開展起來。
盡可能地讓孩子自己決定和處理自己的事。作為父母和老師,應盡量地讓孩子自己決定和處理自己的事。只要不是壞事,只要孩子能夠做到,就讓他們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盡量少奉承孩子。許多孩子是在充滿奉承的環境中長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些他應該做的事,周圍的人總是贊不絕口;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怕“刺激”孩子,千方百計地幫孩子找借口。這使孩子任性,虛榮。不奉承孩子,就是不單純地去討孩子的歡心,就是善于讓孩子承擔他應該承擔的義務,就是讓孩子清楚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從小就正視自己遇到的每一個問題。
及時地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有時孩子會面對一些他自己無法承受的心理壓力。這時就特別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積極的排解和疏導。常用方法是:(1)跟孩子談心,解開他們思想上的疙瘩。(2)給孩子做出某些承諾,消除顧慮。(3)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解決問題。(4)鼓勵孩子堅強,自信,化解心理壓力。(5)善意地關心孩子的事,不論與心理壓力的成因有無直接關系,都會使孩子獲得信任感。(6)從事一些文體方面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
有目的地進行“心理操練”。心理和生理一樣,必須通過一定的鍛煉活動一促進其健康。為培養孩子的承受能力,可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一些“心理操練”。比如,可在體育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開展“生活自立能力比賽”等,使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有時,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可出點難題,在他們失敗,失意的時候給予鼓勵,教育孩子“得之不善,失之不憂”,始終以平和自然的心態參與生活和競爭,能夠經得起未來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