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長必備的十大技巧
對一個預備攀登高峰的登山客而言,有完整且扎實的裝備不單是重要的,更是必需的;使自己的登山旅程順利,有時更是保命的裝備,在寒冷高山過夜沒有可以充分保暖的睡袋,飲用水或食物的不足,或是缺乏登山地圖或信息,不單可能敗興而歸,甚至有喪命的危險。一批批的青少年好像來到山麓下,預備攀登這座人生的高山,我們卻發現這些青少年不是什么都沒帶,就是忘記這個或是那個,還有的是帶了一大堆不需要的東西,難免在人生旅程中一一敗陣下來。一個有經驗的登山客,通常有一份完整的裝備清單,例如:登山背包、睡袋、帳篷、水壺、衣物、食物、照明燈具、登山杖、登山鞋、炊具、登山地圖與指北針等,在出發之前,做好采購、檢查的動作。相同地,一個青少年準備開始邁向他的人生旅程、攀登人生高峰,又需要什么樣的裝備呢?我們將這些裝備就以“青少年成長與發展技巧”來統稱,本文將帶領各位一一來檢視。
一、解決問題技巧
青少年在此時和未來人生當中,將面臨許多問題和挑戰,也存在著許多危機,無論是課業學習、人際關系、生涯規劃、兩性交往、自我認同等各方面,如果能有效面對和解決,將是成長的契機,不然,將導致情緒沮喪或行為偏差問題。這個技巧包括幾個方面,(一)青少年能察覺自己現在所面對的問題和原因,并能決定要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二)能學習分辨問題可改變的程度,去接納不能改變的事,和集中力量在能改變的事;(三)學習排定問題處理的優先級,按部就班地處理,例如先處理自己能力可以作的、重要的、緊急的和關鍵性的問題;(四)激發思考和創意,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并能評估解決問題方法,選擇最佳方法;(五)能學習尋求別人意見和幫助,較佳助人者是認識了解你、真正關心你、比你懂得多和愿意幫助你;(六)最后,是能積極行動去解決問題。
二、情緒管理技巧
情緒教育目前日漸受到重視,許多教育學家認為人的成功關鍵不單在于IQ(智力商數),更是在于EQ(情緒商數),當我們能有效管理自我情緒和面對他人情緒時,通常有較為愉快生活和良好關系,相反地,將引發許多情緒問題,如:情緒低落甚至憂郁傾向、過度沮喪甚至自我傷害,或者高壓力影響身心。就筆者所編著的青少年團體教材「情緒教育」20單元,在于指導青少年建立下列的能力,(一)能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以及情緒對身心的影響,當長期陷在不愉快情緒或過度強烈情緒,都會使身心失去平衡,影響身體健康、人際關系或學習;(二)適當和有效地表達情緒感受,使別人了解我們的感受和想法,增進彼此了解和親近關系;(三)能運用身心放松技巧來緩和情緒,以至能平靜思考和更理性面對問題,常用的放松技巧有呼吸放松、深度肌肉放松、想象放松等;(四)能對事情有更合理健康的想法以改變不愉快情緒,學習用積極正面的想法來看待事情,使我們有較愉快的情緒;(五)同理心的訓練,包括學會觀察和了解別人的感受、使用傾聽技巧來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正確響應別人的感受,使對方得到了解和支持;(六)對于憤怒的情緒,知道和適當表達自己的怒氣,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和學習生氣表達的控制;(七)對于憂郁的情緒,能面對和處理,思考自己的生命目標和價值和愿意有實際的行動;(八)對于壓力,能舒解和調適自己的壓力,做好時間分配與管理,以避免或舒解過度的壓力。
三、人際關系與溝通技巧
人際關系的經營是青少年所關注的議題,重心也從家庭關系轉移到同儕關系,甚至開始與異性透過約會、戀愛發展兩性關系,這個技巧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人際關系的經營,包括:(一)了解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群,并評估自己與重要他人的現在關系程度、未來關系期望,和了解自己可能的人際關系問題;(二)了解和體驗人際關系的發展階段,包含一般人際關系和兩性關系,同時評估戀愛約會的正負面影響;(三)了解人際關系的增進與阻礙因素,強化增進因素,如:能表達情緒感受、關系彼此承諾、無條件接納對方、有效和創意地解決沖突等;也能解決阻礙要素,如:不切實際的期待、不適當的溝通、界限問題等。其次是溝通技巧的學習,包括:(一)了解溝通的意義、方式、目的等,和運用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包含真誠、接納、尊重、正面、完整等;(二)非語言溝通與傾聽,學習傾聽的專注動作;(三)學習實際有效的溝通技巧,包含:傾聽與回饋、透視交談、正向表達、情感表達等技巧。
四、沖突處理技巧
青少年在生活當中,經常因彼此意見或期望的不同,與父母、師長、同學等發生沖突,甚至肢體沖突,造成彼此關系和身心的傷害,有效解決人際沖突是青少年必修技巧,此技巧包括:(一)了解自己沖突的來源,包含對象、事件和主要原因;(二)了解自己的沖突處理模式及可能結果,可分為烏龜型(撤退)、鯊魚型(攻擊)、玩具熊型(放棄)、狐貍型(說服)或是貓頭鷹型(問題討論);(三)學習人際沖突處理步驟,依序為:注意沖突的征兆、辨識問題的來源、探討可選擇的方法、具體行動、重新評估;(四)學習創意解決沖突的技巧,如角色逆轉,即使用角色扮演的技巧,但將沖突雙方所抱持的意見或觀點加以對換;(五)沖突的現場處理,包含:暫停對話、暫停接觸、身心放松、正面想法、信仰資源(如禱告、默想等);(六)暴力傾向評估,了解自己是否可能有暴力虐待傾向,和做出需要的治療建議。
五、壓力調適技巧
壓力是現代人共同面對的議題,對于青少年,同時面對課業學習、人際關系、生涯規劃、感情等壓力,更需要學習有效地調適自我。此技巧分為五個部分,依序是:(一)測壓:即測量壓力程度,了解自己的壓力指數,以及可能有的影響;(二)減壓:即減少或減輕壓力,例如:拒絕不必要的壓力源、對于期待或目標是保持彈性等;(三)紓壓:即紓緩壓力,學習有效的放松技巧,另外如適當運動、與人輕松且愉快的談話、從事興趣活動等;(四)解壓:即解決壓力,如:有效解決造成壓力的問題、時間管理及規劃、尋求支持與協助、做出改變居住場所等重大改變;(五)抗壓:即增強抗壓能力,如:提升自我效能、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技巧、生理健康、正向積極的態度與思、宗教信仰的力量和資源等。
六、挫折容忍技巧
青少年常因對于自己及未來抱持過高或不切實際的期望、能力有限、認知扭曲等,普遍容易有挫折感,長期挫折感可能引發精神病癥、人際社交畏縮,和自我放棄。此技巧主要使用認知治療方式,協助青少年提升挫折容忍能力,包括:(一)合理看待挫敗,青少年許多挫敗感常來自于內在認知的扭曲,進行認知察覺與重建,如:挑戰二分法思想以增加可能性想法,挑戰災難化想法以增加正向思想,正確歸因等;(二)提升挫折容忍能力,如:正面觀點看待挫折、允許自己可能失敗、期待作出有效的改變等。
七、生涯規劃與時間管理技巧
此技巧協助青少年將整個人生由遠到近、由廣到深,分為人生(生命)層面、生涯層面,以及生活層面來探討,以至于確認自己的人生使命與目標,并能有效地實現,包括:(一)人生層面:引導青少年撰寫自己的使命宣言,有助于打開視野,看到對自己最重要和有價值的事情,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和決定;(二)生涯規劃:透過人格特質的評量與了解,青少年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探索和確認,有助于未來學習、工作事業、興趣發展和服務的確認;(三)時間管理:學習在日常生活時間的規劃與管理,并能學習使用零碎時間、改善拖延的習慣、改變習慣;(四)做出計劃:對于期望的目標,研擬需要進行的行動計劃。
八、自我肯定與提升技巧
青少年在自我的部分,常面對的自我了解或迷思、自我肯定或否定、自我成長或阻礙、自我接納或拒絕、自我尊重或貶抑、自我關愛或恨惡、自我改變或停滯,所以,此技巧在于協助青少年達到自我認同、自我實現、了解自我,以及提升自我,依序說明如下:(一)自我認同:能澄清自我身份、生活目標,以及生命的意義,以及了解自己的核心沖突所在;(二)自我實現:體驗與實踐自我生命的價值,提升自己的自尊程度,合理地看待自己;(三)了解自我:透過自我描述、生命線的繪制與討論等活動,更合理了解自己;(四)提升自我:如:提升自尊,改變以往看待自己的方式或模式,以及面對殺手型話語,放棄和停止以往的負面和消極的思想等。
九、生理健康技巧
青少年正值生理與心理發展關鍵階段,現在青少年常因飲食、睡眠的不正常,和缺乏運動,造成身體疲累和病癥,此技巧從吃、睡、動來協助青少年在生理方面更加健康發展,包括:(一)怎樣吃最健康(談飲食健康) :能注重營養的平衡和充足,減少有礙健康的飲食或生活習慣,增加有益健康的飲食或生活習慣,同時探討青少年飲食與病癥的關連;(二)怎樣睡最健康(談睡眠健康) :調整生活作息,睡眠情況檢視與改善;(三)怎樣動最健康(談運動健康):建立適當運動的習慣,和實際規劃自己的運動時間。
十、學習促進技巧
此技巧整體協助青少年培養和增強在學習生涯當中必備的五種能力,分別為專注力、記憶力、理解力、邏輯力與創新力,成為成功且高效能的學習者,包括:(一)專注力:了解青少年注意力的持續程度,進行聽覺、視覺等專注力的訓練,和學習增強注意力的技巧;(二)記憶力:學習延長記憶的壽命,探討營養與記憶的關系,和進行記憶力訓練;(三)理解力:培養青少年不只看到事件(實)的表面,更能進行深層的思考,如探討事物的本質、意義、內涵、關聯性、影響性等;(四)邏輯力:即邏輯分析能力,訓練青少年能能夠將事務進行有系統的組織和分析的能力,如排定事務的優先級;(五)創造力:訓練青少年發揮創意,在生活和學習當中增強創造力。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