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詛咒黑暗
“通往黑暗之路既漫長又悲慘,而你已經陷得太深。”
發(fā)生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的問題是我們永遠長不大。這不是由于我們迷失了方向、冷漠、自戀,或相信唯物論。問題是在于我們的恐懼。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人擁有些什么——容貌、教育、天分、文憑。但在某些特定的范圍里,我們卻無能為力。我們并不是被外在的某些東西所阻礙,而是在內心里有障礙。我們的壓抑是內在的。權力機構、饑餓,或者貧窮,都不能使我們卻步。我們不擔心會被送去西伯利亞。但我們就是害怕,周期性的害怕。我們的恐懼無所不在。我們害怕某種關系有問題,卻又怕它沒問題;我們害怕某人不喜歡我們,卻又怕他喜歡我們;我們既害怕失敗,又害怕成功;我們既怕早死,又怕老去。我們害怕生比害怕死更甚。
你也許會以為我們是在同情自己,被自身的情緒所束縛,然而并非如此。我們只是討厭自己,因為我們老是認為我們應該更好才是。有的時候,我們甚至會以為不會有人像我們,他們沒有我們的這些恐懼,但這只會使我們更加害怕。也許他們知道某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也許我們根本就少了某一個染色體。
近幾年來,人們流行把一切責任歸咎父母。因為大家認為,都是因為父母,我們的自尊才會這么低。要是他們有所改變,我們就會充滿了自愛。但如果你仔細想想你和父母之間的情形,就會發(fā)現無論他們怎么對待你,往往就跟我們今天對待我們自己的方式一樣。你的母親可能老是提醒你:“你做不到的,乖兒子。”但是你不也常對自己說:“你是個笨蛋。你從來沒做對一件事。你搞砸了,我恨你。”的確,父母他們也許真的有那種想法,但我們自己不是更離譜嗎?
我們這一代已經卷入了一場赤裸裸的嫌惡自我的漩渦中。我們總是不斷地,甚至不顧一切地,藉著成長或者逃避來尋找解脫的方法。也許是藉由職位、工作、座談會、治療師、關系、節(jié)食或一個計劃,但是往往達不到效果,我們反而被情緒的枷鎖越綁越緊。這種相同的肥皂劇發(fā)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上演在不同的城市里。我們開始明白總是是在我們自己人本身,但是我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們無法克制的去弄糟、搞砸所有的事:我們的事業(yè)、我們的人際關系,甚至我們的孩子。我們酗酒、嗑藥,我們想控制一切,卻又不得脫身。我們依賴、暴飲暴食、隱藏自己,甚至攻擊別人。各種官能失調的表現雖然各不相干,卻都是在用盡各種方法來表現我們自己有多憎恨自己。
但即使是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并不代表情緒已得以宣泄。我們仍需要地方發(fā)泄情緒,而嫌惡自己的情緒力量那么的強大,一旦將它轉化至內心,它就會變成一個人心內的地獄,如:耽溺、固執(zhí)、強迫、壓抑、粗暴的關系、疾病等等。而且要是把它投射出去,它也會讓外界的環(huán)境變成地獄,如暴力、戰(zhàn)爭、迫害。地獄以不同的面貌出現,但它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
我記得幾年前,我心里一直有個影像使我非常害怕。我會看到一個可愛、天真的小女孩,穿著非常潔白的棉質圍裙,背抵住一堵墻在尖叫;而一個邪惡的、歇斯底里的女子正用一把刀一再地刺向小女孩的心臟。我懷疑這兩面三刀者是我的雙重性格,是存在我心中的精神力量。時間一年一年過去,我對那個拿刀的女人越來越害怕。我感覺到她在我的身體里是活的,完全不受控制,而且好像她想殺的人就是我。
在我最沮喪的時候,我想盡辦法要逃脫這個地獄。我閱讀很多有關心靈如何創(chuàng)造經驗的書,還有人類的腦子如何像一部生物電腦般,只要輸入任何思想就可以生產制造你所想要的東西。“想像成功,你就會成功”“預期失敗,你就會失敗”——我所讀過的這些書都這么寫。但是不管我多努力想改變那些痛苦的想法,到頭來還是會回到原點。有時候暫時的突破會發(fā)生:我會有比較積極的態(tài)度,打起精神,去認識新的人或找一份新工作。但我總是又會恢復到那種背叛自己的模式——和男人上床,或者搞砸了那份新工作;一下子瘦掉十磅,但在五分鐘內又胖回來,然后再來害怕自己人的外表會不好看。唯一一件比失去男人的注意更可怕的事,就是得到他們太多的注意。慣例破環(huán)的殺傷力非常強大,而且無法遏止。當然,我還是能夠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常只能維持一下子。而且比“天啊,我搞砸了”更令人絕望的是——“天啊,我又搞砸了”。
我痛苦的念頭就是我的魔鬼。魔鬼是隱藏起來的。經由不同的治療方法,雖然我對自己人的神經衰弱已相當的了解,但并沒有趕走它們。這些廢物并沒有消失,只是變得更復雜。我過去會告訴別人我的弱點在哪里,很自覺地說給別人聽,然后他們就會認為:“很顯然她知道她的問題是什么,所以她不會再犯。”
但是會的,我會的。我承認我的問題只是為了轉移他人的注意。然后我就會突然變得很殘暴或很可惡。沒有人能,至少我自己不能,在我把情形完全弄砸之前阻止我。我會說出那些讓男人一定會離開我、打我,或讓別人把我開除的話,更糟的話,更糟的是,在那些日子里,我從為不曾禱告,祈求奇跡的出現。
因為我不知道奇跡是什么。我把它們歸類為虛偽的、神秘的、宗教的垃圾一類。經過靈性探索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奇跡是一種合理的祈求。我不知道奇跡只是觀點的改變而已。
現今有很多普遍的心理學派都是以分析黑暗面為起點,進而趨向光明,想一想,如果我們將焦點集中于各種的神經官能癥——它們的來源和動力——那么我們即可超越它們。但是東方的宗教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心向更偉大的力量,所有不真實的自我將會剝離。朝向光源,黑暗就會自動消失。
請相信,我們專注于什么樣的生活,我們就會那樣過。始終耽溺于黑暗,將導致我們——無論個人還是團體——益發(fā)地陷入黑暗中。而專注于光明,就能引領我們進入光明。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y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fā)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yǎng)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