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小磨蹭”,家長該怎么辦?
有很多家長都在暗暗苦惱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動作特別慢,特別磨蹭。常常不能在規定時間里完成任務。小編就接觸過好幾個這樣孩子的家長,情況大同小異,就是動作慢,做事情不專心,常常做了一半又去做其他事情。尤其是在學習的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家長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有的家長說,這就是遺傳,我家誰誰誰就是這樣。也有的說,就是跟老年人在一起生活的結果,還有人相信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卻想不出來辦法解決這種狀況。
小編想在這里跟大家說,動作慢的后果可大可小。但是作為家長來說,必須去幫助孩子慢慢克服這種問題。因為孩子的人格塑造是一個過程,兒童時期的教育和生活環境、習慣等能夠長期影響孩子,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磨蹭能夠導致很多問題,比方說孩子總有慢別人半拍的感受,老師其他人也會在言語上顯露出不滿,導致孩子心理受傷害。發展起來,對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來說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家長應該學會保護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下面小編介紹幾種小方法,在嘗試這幾種方法之前,小編還是要提醒各位家長,您是孩子的領路人,修改孩子的言行之前,要注意修正自己的生活習慣。并且您要有信心,能夠持之以恒,想想為了孩子的將來,現在的努力是值得的。
首先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問題。
孩子應該在你的善意提醒下了解自己的問題,之后這樣,他才會有動力去改變。但是讓孩子了解不能使用粗暴的方式,要講究方法。比方說,可以在一個比較正式嚴肅的情景里面跟孩子談起這件事。你可以說:“改變一些小習慣可以讓很多小朋友都佩服你,怎么樣,要不要試試?”,下面接著舉個例子說如果你動作快怎么樣,動作慢又怎么樣,打動孩子。接著提出他的問題,注意強調家長會幫助他完成改變。
測試并且細化任務,讓孩子了解,“我可以更快”
在此之前,你要跟孩子說明,我要看看你今天多久能完成xx。注意xx是可量化的。打個比方,寫字。今天孩子需要寫鋼筆字一篇。你可以跟他說看看你完成他們需要多久,你完成了告訴我。期間孩子可以走神,可以玩鉛筆橡皮,你不用管他,按照孩子平時的方式完成任務。做完后記下時間。
接著,你讓孩子來做個游戲,完成五分鐘的鋼筆字,五分鐘內不許走神,專心完成任務。之后可以得到小獎勵。用孩子在五分鐘內完成的字數計算出完成原來鋼筆字任務的時間,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我可以更快”!有了小獎勵是正性暗示,相信多來幾次,孩子的注意力能夠得到一定提高。
讓孩子認識到:快得值得
如果孩子完成學習及其他任務,多出的時間怎么處理?許多父母會用這些時間給孩子“加碼”,例如增加練琴時間或者額外增加作業等,總之不能閑、不能玩。這樣會讓孩子覺得:還不如慢點,反正要做的事情很多,完成的速度越快任務越多。所以,家長要在孩子規定事情之后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活動時間,讓孩子覺得“快”得值得,他才會主動的把事情做“快”。
小編在這里插一句,孩子的任務要根據年齡來安排,重壓之下肯定無“勇夫”所以,孩子自由活動時間一定不能太少,這樣有利于孩子個性和社會技能的成長。
合理利用表揚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真金白銀,而是發自內心的贊揚。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你千萬別吝嗇一句贊美。當然,你也別完全是口頭贊賞,適當的時候給點小物質獎勵能讓孩子更加情緒高漲,配合物質獎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跟孩子說明這是你用努力“賺”來的!
讓孩子有一鼓作氣的希望
用一個簡單的小訓練可以提高孩子的的信心。你可以安排他做一個簡單的小任務,設定在幾個數(一般20-40)內完成,然后父母讓孩子準備好,說聲“開始”,就開始計時了。“1、2、3、4、5……”,一邊數,一邊看孩子,孩子為了完成任務,就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開始的時候,孩子動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到時間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結尾的時候,孩子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記數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快一點做事,就數慢一點,讓孩子有盡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長總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獲得成功的感覺,孩子完成了任務,就表揚孩子“真不錯”、“又長大了”等。
有些時候要硬一點
家長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明確規定,賞罰分明。當孩子在上述辦法都試過之后,還是如故,那么就要適當配合負性暗示了。比方說吃飯,規定時間內孩子吃不完,那么家長就要把碗收起來,不延長時間了。讓孩子了解,規定時間就要做規定的任務,超過這個時間還有其他應該做的事情。
注意力是關鍵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慢慢培養,但是,針對有些只在學習上“磨蹭”的孩子,教育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因為興趣往往能夠讓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更長。
本文為尋醫問藥網(http://www.wwwby29.com/)原創專稿,轉載請明確注明出處及鏈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權信息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