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壞習慣”,其實是父母失職
網友“砍大”:我孩子今年15歲,平時花錢大手大腳,說了他幾次也不聽。現在發展成趁大人不注意自己從家里偷拿錢了。該怎么辦?
不要像審犯人一樣盤問孩子錢是怎么花的。你要跟孩子商定一個時間段內零花錢的額度,定下來就沒得改。同時讓他從對比中發現自己的大手大腳。比如他買的都是名牌,你就讓他陪你上街去買買衣服,讓他知道你穿的是什么樣的衣服。讓他明白:買衣服挑名牌不是理所當然的。
網友“挖井取水”:我們兩個大人對孩子應該說是做到位了。給他吃好穿好,也不會給他太多的學習壓力。什么事都讓他自己把握。沒想到現在動不動連續在網吧上幾天的網。最長的一次,有一個禮拜沒出過網吧。我們做家長的還能做什么啊?
看起來是做得面面俱到了,其實父母還是失職。不給孩子壓力不是讓你不管孩子,孩子還是需要引導的,很多家長覺得這是一種寬松自由的教育,實際上很容易變成溺愛。孩子沉迷上網,可能是他生活中所接觸的東西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哪個孩子一出生就認準網絡?就癡迷上網?比如最簡單的,爸爸帶著兒子去打打籃球,可能孩子也就有了打籃球的愛好。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