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能讓孩子不說謊
說謊是作弊與欺騙在言語方面的表現。這種欺騙與作弊是最要不得的,大而言之,直接的或間接的有害于國家民族,拿那些貪官污吏來說吧,就是一種慣于說謊的典型人物。小而言之,亦足以使個人人格破產。
說謊是什么意思呢?說謊是作弊與欺騙在言語方面的表現。這種欺騙與作弊是最要不得的,大而言之,直接的或間接的有害于國家民族,拿那些貪官污吏來說吧,就是一種慣于說謊的典型人物。小而言之,亦足以使個人人格破產。
第一是損失自尊心,一個人是不能沒有自尊心的,人失卻自尊心,不看重自己,則自暴自棄,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第二是喪失信用、得不到別人的同情與幫助,從前不是有過一個“牧羊兒與狼”的故事嗎?當牧羊兒第一次說謊,在山崗上大喊“狼來了”的時候,別人聽了,連忙跑來替他趕狼,可是他卻恰然自得,以為愚弄了別人一次。哪里知道這樣一次說謊,竟播下了失信的種子,當真的狼來了,他驚慌失措大喊“狼來了”的時候,人家以為他又在撒謊,不來救他了,而他竟至被狼咬死。
林肯說:“你能欺騙少數的人,你不能欺騙大多數的人;你能欺騙人于一時,你不能欺騙人于永恒。”這是多么中肯的話啊!
說謊決不是偶然說說的,必定是養成了一種說謊的習慣,而這種說謊的習慣大多數又是從小養成了的。因此我要談談怎樣使小孩子不說謊。要使小孩子不說謊,必須先了解小孩子說謊的原因。小孩子為什么要說謊呢?我以為:
(一)小孩子怕父母或教師的打罵: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便要罵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罵怕打,便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這種掩飾得到父母或教師的寬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錯事時,便再說謊來求得寬恕了。
(二)逃避現實:有時小孩子為了不愿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時,便叫頭疼呀!肚子疼呀!用各種謊言去欺騙父母或教師這種謊言又往往得到父母或教師的同情,因此以后便也常說謊去推諉了。
(三)好虛名,要面子:一件事本來不是他做好的,但說是他做的,可以得到獎賞,面子光彩,于是他說謊了;事本來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怕丟臉,于是他說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說謊了。
(四)貪利:很多小孩子為了口讒,要吃東西,便說說謊,又有些小孩子為了要得到很高的分數或獎品,便在考試時作弊還硬說自己的本領高人一等。這都是為了貪利的緣故。
家長應該怎么辦?
小孩子說謊的原因知道了,那么怎樣糾正他,而培養誠實的習慣呢?
第一要了解小孩子:小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你一定要了解。了解了小孩子的心理與能力,然后讓他去做。在做的過程中,你要幫助他去發現問題,克服困
難將事情做成功,而得到獎勵。要消除他說謊的動機,鼓勵他誠實地的去做。
第二暗示:暗示有兩種,一種是正的暗示,譬如有兩個小孩子在一起,一個是誠實的,另一個是喜歡說謊的,你要對那個誠實的小孩子嘉許,獎勵他,使那個說謊的小孩子感動,走上誠實之道;其次一種是反的暗示,譬如你的小孩子跑來報告你一件事時,你要信任他,不要說;“真的嗎,你不要騙我呀”如果你這樣說,在小孩子的心靈上,就種下一個說謊的種子,以為說謊原可以騙的。我們必須應用正的暗示去感動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說謊的動機。
第三榜樣:做父母的或教師的要以身作則,去做誠實的事,不要在小孩子的面前說謊。我們知道小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都會效仿的。有時你還可以講誠實小孩子的故事給他聽,譬如華盛頓小時候,砍櫻桃樹的故事。有一天,華盛頓在園里砍了一株櫻桃樹,他的父親知道了,非常氣憤,華盛頓急忙跑去承認,說是他砍的。這時他的父親不但不責備他,反而嘉許他,鼓勵他處處要像這樣誠實。以后華盛頓事事做得誠實,決不說謊,終至成就了偉大的事業。這樣的故事,你可講給小孩子聽,拿故事中的人物去做他的榜樣。有一種榜樣是不好的,譬如,一個母親要打牌,不欲招待客人,囑咐他的小孩子說:“如果有客人來,你就說媽媽不在家。”等客人來了,小孩子便照著母親的話說謊了:“媽媽不在家。”這是一種不好的榜樣,很容易使小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他既可照母親的話去欺騙客人,自然他就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去欺騙別人,甚至是自已的母親。因此我們要做好的榜樣,壞的榜樣千萬不要做。
這三點,我們做父母的或做教師的應該隨時隨地注意,務必使小孩子不說謊,建立起誠實的習慣。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