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孩子好性格
性格品質決定人的命運,而人的優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養應該放在首位,屬重中之重。早前我們曾經對1000名3~10歲的幼兒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18%的幼兒具備良好性格,82%的幼兒性格有或多或少問題,而25.7%的幼兒性格惡劣,讓人不得不為之擔憂。
快樂活潑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而活潑并不只是好動,更不等同于吵鬧。活潑的孩子有6個表現:表情活潑:臉部表情豐富生動,看得出微笑、高興、著急等情緒,可跟大人開玩笑;嘴巴活潑:表達、吐詞清晰,喜歡講故事見聞、猜謎語、說繞口令等;感知活潑:見過的、聽過的、做過的記得快,認顏色、形狀、方向都很清楚;雙手活潑:會勞動,會做手工,飼養小動物、種花種草等,手很靈巧;身體活潑:表現在能歌善舞,愛做游戲、愛運動等;思想活潑:喜歡提問、討論、爭論、識字和讀書等。
安靜專注
不能安靜專注的人難以成就大事,活潑的內在表現就是安靜。而專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專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樂和收獲。而不能專注的孩子,該靜靜不下來,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學再去糾正就很困難了,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勇敢自信
嬰幼兒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現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獨、小動物、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等。如果孩子感覺到自己很可愛,即使只是潛意識的感覺,也會有自信情感的流露,這與驕傲、沒禮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
勤勞善良
從小會勞動的人以勞動為樂,也會關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幫你拿拖鞋,你的鼓勵“孩子真乖、真能干”是對他最好的肯定。從小關心家人和周圍的人,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個道德高尚的人。我建議4~5歲的孩子要學會做飯,5~6歲的孩子要學會做菜。
獨立精神
孩子的獨立性格應該表現在從小自己會睡、會坐、會玩;1歲以后可自己吃飯,吃得好、吃得快;會走之后,能夠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沒有“催”字。如果一個連吃飯都要家長七八遍催促、沒有責任感的人,以后上學、找工作等都會依賴人,何談成材?
創造精神
表現在對新奇的事情愛看、愛聽、愛摸、愛做、愛問、愛記;喜歡自己動手,想辦法玩耍,搞小發明等;家長特別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求異、逆向和發散思維。
性格的培養是有規律的,不靠督促、說教和打罵,而是靠不露痕跡的“潛教育”,包括環境育人、行為育人、愛的教育和積極暗示等。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