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 你就能放下妒忌之心
我們常說“羨慕嫉妒恨”,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有了競爭和不平等,也就有了嫉妒心。
心理學家多數認為,在人類所能表達的情感當中,嫉妒是最普遍和最令人不安的一種。無論是身高外貌、智慧財富,只要是與他人比較,就有可能讓一個人羨慕、向往;進而產生羞愧、憤怒、怨恨等情緒,混合成嫉妒之心;嚴重者,甚至不擇手段地破壞、報復他人。
因此,嫉妒,可以暴露我們內心最陰暗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嫉妒心有好有壞。羨慕別人恩愛甜蜜的“浪漫嫉妒”,可能會讓情侶更加愛慕彼此;害怕好朋友離開自己的“朋友嫉妒”,會讓人們更加珍視友誼;兄弟姐妹之間的“家庭嫉妒”,則可能激勵大家共同成長和奮斗。但是,羨慕別人升職、財富的“工作嫉妒”、“權利嫉妒”等,則可能導致互相中傷打擊、影響團結,甚至注意力變得狹窄,影響自身的能力和創造性。
因此,我們可以羨慕、但要避免嫉妒,更不能怨恨。
首先,可以換一種眼光,將嫉妒轉換成對他人的祝愿,并用他們的成功激勵自己。其次,保持“比下有余”的心態,看看周圍那些不如你的人,就能感激所擁有的一切。最后,相信自己的能力,別人的成功并不意味著你就不能成功,用自信趕走不良的嫉妒心理。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