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幼稚化趨勢明顯
個案
她就是不想當媽媽
周麗(化名)雖然快30歲了,但她仍像個小孩子,整天穿著孩子氣的T恤,不接觸陌生事物和人。有一次丈夫的同事到家里來玩,丈夫出門買菜,讓周麗先陪著客人,她突然覺得手足無措,陪客人說了幾句話,就借口買東西逃下了樓。
“我屬于婚前依賴父母,婚后依賴老公的人。”周麗說,只要丈夫出差,她就會跑回父母家睡,“晚上看著黑漆漆的窗外、冷森森的墻,我一個人會害怕。”
最近,小夫妻鬧起了矛盾,起因是丈夫覺得是時候要孩子了,可周麗死活不同意,理由是有孩子就等于有了累贅,另外她根本不會帶孩子。“原先覺得她性格單純可愛,可年齡大了還是這副樣子,就不好了。她怎么就不肯長大呢?”丈夫百思不得其解。
他就是沒有自己的主見
28歲的孫剛(化名)上星期剛得知消息,公司打算派他去上海進修半年,回來可能有升職的機會。可是他并沒有欣喜,反而有一種以后該怎么生活的迷茫感,于是他馬上找父母商量要不要去。
對父母的這種“依賴”,不僅體現在孫剛的工作中,在生活中他對父母的“依賴”也無處不在——想吃好吃的飯菜,給爸媽打電話讓他們做;衣服臟了,拿回去讓媽媽洗;甚至和女友吵架了,他也要找父母商量對策。
在父母和女友眼里,他似乎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沒有主見,遇事慌張,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許別人碰。”孫剛的母親說,“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他鐘愛的汽車模型弄壞了,結果他一禮拜都沒和我說話。”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