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的自我意識怎樣形成
人類的自我意識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心理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嬰兒熟睡時,往嬰兒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嬰兒醒來后,讓他照鏡子,結果發現:有些15個月大的嬰兒會看著鏡子,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但大部分嬰兒要在21個月以后才出現這種行為。
從3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從生理層面進入社會層面,他們開始從外貌、性格、人際交往等方面認識和評價自己。這個過程中,怎樣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要一致
情景一:晚飯后,爸爸興致勃勃地教小天下圍棋,小天老是聽不懂爸爸的講解,爸爸急了,訓斥他:“你怎么這么笨呀!”小天抬起頭來,一臉困惑:“爸爸,昨天你還夸我聰明,今天又罵我笨,我到底是聰明還是笨啊?”
學齡前的孩子處于自我意識萌芽階段,最容易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家長很自然地成為“第一面鏡子”,映照出孩子的很多個第一次。作為重要的“第一面鏡子”,家長不僅要注意積極正面評價孩子,還要注意評價的一致性。如果家長的評價前后差異很大、或者家長之間對孩子的評價分歧很大,孩子便很難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在眾多自相矛盾的“鏡像”面前,孩子會茫然,不知道真實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樣子。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