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告訴孩子:痛也是種成長
繼前幾日小滿姐姐非常英勇地撞掉了整片腳趾甲蓋兒之后,昨天笑笑也不甘示弱地撞破了舌頭尖兒,還覺得不如小滿姐姐壯烈,又加上了絕食(舌頭痛得不能吃)。
據當事人外婆回憶,早上她在衛生間刷牙讓笑笑扯著褲腿站在身邊,快要學會走路的小人,咕咚一下就撞了,驚天動地的哭聲嚇得外婆七竅生煙,牙刷扔得老高。
等笑笑哭不動了查看傷情才發現舌尖上紅了一片,掛下一滴小血珠,不得了了!媽媽雖然沒在現場,但想象得出外婆滿嘴白沫摟著外孫心肝兒肉肉地嚎啊——那是媽媽從小聽慣的聲腔,如今再度原音重現,聽起來倒像是某種地方戲的調子,悠遠而深情。
寶寶還沒完全學會走路,危險系數已經成幾何級數飆升,這就像人走路頂多撞到電線桿子上,開車卻能撞到鬼門關上。休息日輪到媽媽值班的兩天,沒少被外婆修理,實在懷疑自己是不是H1N1了,經常眼見兒子命懸一線自己呆若木雞,人在緊張過度的狀態下像被施了定身術。
麻木不仁的另一個原因是被外婆K出了心理陰影,就像小時候吃豆子最討厭豆皮,外婆卻非說那天的豆子很嫩不許吐皮,搞得現在看見豆子就無比仇視。每當笑笑搖搖欲墜的當口,媽媽腦子里的第一反應卻是該不該拉,會不會挨罵,想著想著就咕咚了。
流血事件紛至沓來。晚上媽媽在房間疊衣服,笑笑照例把衣柜門開開關關,一遍遍地欣賞外婆那一人多高的被子山。以往常的經驗,這個時候事故率是比較低的,媽媽暫時降低警報級別專心整理床上的衣服山。
臨近收工時一聲慘叫傳來,笑笑一只手指頭夾在衣柜兩扇門中間嗷嗷亂叫另一只手還拼了命想關門斬指除根,左右互搏之現場版。幸好這回媽媽出手不太慢,手指頭只是輕微擠到沒破皮也沒變形,倒是外婆沖過來的臉已經沒形了。
我決定就地取材進行情景教育,抱著笑笑指著門縫告訴他以后不能把手伸進門縫里,它會傷害你,會嗚哇!小人兒聽得煞有介事,以曠古未有的嚴肅表情嗯嗯答應,同時手指頭支愣著伸向門縫!
小寶寶大概對疼痛只有恐懼沒有記憶,所以笑笑不管從沙發上掉下來多少回還是照爬不誤。小滿姐姐據說腳上的傷口還在往外冒水,昨天又撞門框上了,統統敢死隊的干活。
有回笑笑征服小椅子時一腳踏空,立馬用另一條腿保持住平衡,手死死抓著椅背,竟然沒摔下去,然后心有余悸地把嘴巴撮成個小圈圈,雙目圓睜“嗚——”長出一口氣,媽媽笑死。
現在家里就是笑笑的拓展訓練基地,一切都可以就地取材廢物利用,也都會變成傷害他的潛在殺手,尤其在所有的防撞角都被扯掉之后。媽媽和外婆第一次出現巨大分歧——外婆希望笑笑毫發不傷地學會走路,就算要吃點苦頭也得算準了部位撞。
笑笑撞了頭,外婆說怎么得了要撞傻的;笑笑撞了舌頭外婆說怎么得了要絕食的,笑笑撞了眼角外婆說你昏了頭啦怎么看孩子的,打!反正到目前為止媽媽還沒發現哪里是可以撞的,屁股?衣角?腳后跟或者頭發梢?有點難度哦。媽媽偷偷認為,要學走路就得先摔跤,要學打拳先得練挨揍,摔多了才能掌握平衡,揍痛了才會躲開拳頭。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