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孩子被父母當成寵物養了
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就是好的親子關系,能與孩子之間彼此“親密接觸”。什么時候你跟孩子的關系是好的,那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什么時候你跟孩子的關系是糟的,你的教育就沒有辦法成功。
著名心理專家李子勛說:“良好的親子關系,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在幸福和諧的家庭里,孩子可以感受到一種自由、快樂、彼此尊重的親子關系,態度也比較樂觀積極。4歲的許亮每次聽到或看到媽媽搞衛生時,都會跑過來“幫忙”。當然,這種幫忙多數是在幫倒忙,不是踢翻了垃圾桶,就是擦桌子打了杯子。不過,每次亮亮來“幫忙”時,媽媽都會大聲表揚他:“亮亮干得真不錯,真是個愛勞動的孩子,媽媽要親親亮亮的小臉蛋!”然后媽媽就真的親親亮亮,亮亮也會特別興奮,“干活”也更賣力。
每次媽媽給爺爺奶奶打電話時,亮亮也會要求和爺爺奶奶說話,并問爺爺奶奶好。做完這些后,媽媽會再次表揚他:“亮亮真乖,是個孝順的寶寶,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非常喜歡亮亮!媽媽要抱抱亮亮。”然后就輕輕地抱抱孩子,亮亮也很高興。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亮亮變得很懂事,做事也認真,還很會關心別人,媽媽覺得很欣慰。在家長的鼓勵、愛撫、親密接觸之下,孩子的性格會發生神奇的變化,他們會變得快樂、聽話,也愿意和家人一起玩。家長的親密接觸,有時候比那些好玩的玩具更具有威力呢!3——7歲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容易犯錯誤的時候,打破杯子、弄臟衣服、撕碎圖畫、不愿意上幼兒園、和小伙伴打架等,都是最正常不過的了。
家長不要動不動就罵孩子,更不要打孩子,應該把這些當成孩子成長中一定會犯的錯誤來對待。對于孩子的錯誤也不要強化,要經常鼓勵孩子好的行為,有意忽略壞的行為。比如孩子吃飯慢,不要吼“你怎么這么慢”,而是在他吃得快的時候狠狠地表揚他——用積極的辦法來建立規則,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壞毛病也更容易改變。良好和諧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呢?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