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不誠實家長要如何引導
哲學家羅素曾經這樣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少兒心理問題專家也說:孩子說謊有種種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出于無奈!他們說,撒謊有時是家長逼的!這些話可能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的!如何讓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變成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老師和家長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糾正孩子說謊的不良傾向。
1.過激的言行不能很好地教育說謊的孩子
當發現孩子說謊后,家長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能通過打罵、訓斥等簡單的方法,來迫使孩子改正,那樣只能將孩子推向愿望的反面。對孩子的話不能偏聽偏信,必要時應作一番調查、核實。有不少孩子是發現自己做了錯事,又怕被父母責罵才說謊;如果家長再一味打罵,反而適得其反,要分析前因后果,發現及時,糾正及時,不至于把謊越說越大。應循循善誘,向孩子指出說謊的危害性,讓孩子在內疚中知錯,在鼓勵中改錯。
2.平時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面
兒童知識面窄,愛幻想,常將幻想中的事同現實中的事混淆起來,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實這只是一種想象,是說謊的假象,對待這種“吹牛”,家長應該善于利用,首先鼓勵、表揚他們創新的想象力,抓住機會,通過一些小故事、身邊的客觀事物,或通過書本、電視等一些直觀手段,讓孩子取得正確的知識,讓他們從小能比較正確、公正、客觀地看待事物,不能一切想當然。
3.給孩子傳授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齡雖小,但也有虛榮心和好勝心,他們由于不具備道德評價能力和應有的社會價值感,因此,免不了使好勝心轉變為虛榮心,從而導致說謊。因此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健康的競爭觀念。通過平時的言傳身教,講故事,分析身邊小事,說明一些做人的道理。從平時的一些小事嚴格要求,讓孩子了解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錯事會對自己、對別人產生怎樣不良影響、后果。讓孩子明辨是非,不應該做的事不做,不誠實的話不說,當無意中做了錯事,懂得誠實是一種美德,知錯就改。
4.創造良好的環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與說謊的孩子為伍會染上說謊的劣習,所以要教會孩子選擇“益友”。發現孩子與不誠實的孩子一起,要主動分析其利弊,讓孩子明白說謊的壞處,并舉出一些名人大家講誠信的例子,如和孩子講講“狼來了”的故事等,引導孩子分析、判別,使孩子積極主動地進行思想斗爭和行為控制,使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戰勝不正確的思想、行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5.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
家長平時要善于發現問題,消滅問題于萌芽狀態。處理問題時要和風細雨的耐心教導,注意孩子的神情、動作和言語,搞清楚事情發生的經過,將孩子的有意說謊和無意說謊區分開來。幫助孩子分析導致說謊的原因,及其可能產生的后果,讓孩子在擁有足夠安全感的情況下,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培養孩子承認錯誤的勇氣。
6.信任孩子,尊重孩子
家長無端懷疑孩子的誠實,會導致他的心理發生不良變化,從委屈、埋怨逐漸發展到不服,甚至報復。有的孩子故意用搗蛋的行為表示他們的反抗,這種逆反心理會加重家長與子女之間相互不信任,反倒為孩子說謊創造了環境。
7.關愛孩子,尊重、信任他
如:創設一個良好的、民主的生活環境;對孩子的期望不過高;有關孩子的事情讓孩子參加討論,等等。這些都有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8.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
對孩子多表揚,少批評。多稱贊和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特別是當他有表現誠實的行為時,應予以特別關注,盡可能幫助他解決問題,使其懂得誠實的價值。
9.家校結合,發揮合力的功能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常是產生不誠實行為的主要原因。教師與家長的各自為戰,給孩子說謊行為提供了有機可乘的機會,家長應經常主動和老師聯系,共同配合,使孩子真正家校表現一致,不說謊。
10.率先垂范,讓孩子積累正面的道德經驗
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一個人在思想品德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形成的道德觀念,對一個人品德的成長影響極大。作為成人必須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讓孩子在家庭學習、日常生活、人際交往、游戲玩耍等過程中多積累一些正面的道德經驗。
在孩子的眼中,家長是他們崇高的偶像,家長的一切言論、行動無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用美好的語言為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只有家長心靈美,才有可能培養一個心靈美的孩子。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