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要學會“眼高手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最讓我們糾結的就是選擇類的問題了。是否應該讓孩子報奧數班呢?英語什么時候學最合適?選擇什么樣的小學更適合孩子呢?國內教育和出國留學的差別是什么?如果經濟條件不能夠支撐高昂的課外輔導費用,我的孩子能用什么方法獲得同等質量的教育呢?
這些難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沒有能夠從系統規劃的角度去看一個人的成長,沒有能夠科學的了解個人成長規律,沒有能夠盡早根據孩子的特點科學建立系統的教育規劃,沒有能夠從社會發展和家庭自身資源思考,所以我們往往迷茫于某個點而沒有站在一個面上考慮問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從幾個立體面全面的為孩子考慮,科學的為孩子進行正確的選擇。
規劃指基于個體在生理、心理、能力的科學發展規律上,專業的分析社會發展方向、家庭狀況和孩子特點,系統的為家庭進行其子女成長的教育規劃。系統科學的教育規劃著眼于個體成長的一個過程,而不是某一個時間點,也不是僅僅是某一個專項技能。
規劃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制定目標,另外一個就是選擇達到目標的方法。
目標的確定是家庭和父母的價值觀的體現,簡單的說就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這一點上,大部分父母是能夠達成一致的,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幸福,但是什么是幸福卻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而對于選擇達到目標的方法則是對父母智慧的挑戰,它需要父母能夠根據自身的家庭情況和孩子特點來為孩子選擇更適合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同樣都要提高孩子的英語能力,A為孩子選擇上培訓班的方式,因為父母不能輔導而孩子對于團體學習有明顯傾向,而B為孩子選擇在家自學的方式,因為父母英語能力足夠輔導孩子而孩子更樂意在家學習并有顯著效果。這就是達到同一目標而選擇了不同的方法。例如同樣是擴展知識領域,北京上海的孩子擁有更多通過參觀博物館來獲取信息的機會,難道其他地方的孩子沒有這樣的機會就不能擴展知識面了嗎?所以他們可以選擇閱讀書籍或者多媒體的方式來達到同樣效果。
教育規劃還需要遵循以下三個規律:系統、科學、專業。
首先,構建孩子的成長系統,在選擇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我們系統的進行選擇。有兩個現象典型的說明了進行“系統構建”的重要性。第一就是選擇學校系統之間的銜接問題,例如孩子就讀了一個非常西化開放式的幼兒園學習但卻進入了一個傳統的小學學習,很多要求和教學風格上的不適應就會導致孩子融入新環境和學習上的困難。如果能夠進行系統的規劃不僅可以避出現學校之間的不協調,也可以為兩個不同類型學校之間的銜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前幫助孩子做好就讀小學的適應性準備。第二就是英語學習的選擇,很多孩子都在學習英語,但經常出現在一個英語機構學上一段時間然后可能因為搬家、孩子不喜歡等各種原因轉到另外的英語機構繼續學習,但這樣的轉換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考慮,最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孩子永遠在重復學習的內容而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并延緩了英語能力的提高。在系統中,我們就知道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并不是背道而馳的矛盾關系,他們可以同時存在于孩子的成長系統之中并且被很好的使用來幫助孩子成功的面對每一次考試并且獲得提升素質與能力的機會。
其次,教育中的科學性指需要根據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征,明確這個階段的屬于他自己的教育目標,還需要根據他的成長環境和性格特點,選擇適合他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產生教育效果。比如孩子大腦思維發展的途徑是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而這個轉折的關鍵點出現在三年級,如果我們能夠恰當在三年級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提高的機會,就會幫助孩子成長。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