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獨生子女的三大通病
毫無疑問,如今的家庭獨生子女的現象是越來越多了,而圍繞著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是很突現。很多家長似乎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孩子,都希望最好的能留給自己的寶寶,這就導致很多獨生子女在性格塑造上有著偏差,甚至會出現很令人心痛的情形,因此了解獨生子女的一些性格缺陷,對于培養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有著很好的作用,下面就請跟隨小編的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吧。
自我行為嚴重
個性自私是獨生子女在性格方面的通病。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當然是我的,好像從來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電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沒有什么東西不是我的。一個第一次隨爸爸出遠門的孩子看到火車茶桌上別人的食品拿起來就吃,就是一種典型的“獨我”行為。
過早知世事
早熟并不是壞處,許多才華橫溢的人都是早熟的。獨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點。因為他沒有與兄弟姐妹同級心理活動的交往,只得整天與大人打交道。爸爸為什么背著媽媽抽煙,爸爸媽媽為什么吵架,這些本不是小小年紀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還參與意見。一個4歲的小女孩坐在沙發上評判爸爸媽媽爭吵中的是非,讓人聽起來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講起來卻一本正經。
缺少必要的知識
獨生孩子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乖為什么說是缺少知識呢呢?因這些本事、知識都是口頭上的,并沒有真實的體驗,而且這些知識都是些非兒童性的道理、概念。用這些道理、概念作為與父母交際游戲的工具。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就不起作用了。父母聽孩子講“大人話”可能喜得眉開眼笑,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用模糊的膚淺知識取悅家長。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獨生子女的性格塑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決于其客觀環境的狀況的。或者說大人是否對其有合理的引導決定著孩子的成長的優劣。我們看到很多獨生子女因為沾有這些不良習氣,而導致性格上過于極端。所以各位家長應對此有足夠的認識才好。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