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戲對孩子的性格塑造
對每個人來說童年時,印象最深、最值得留戀的莫不是游戲--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完全屬于兒童自己的游戲,伴隨著他們度過了童年美好的時光。事實上,游戲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也大有幫助,玩的游戲好,性格塑造也必然好。
事實上,缺乏游戲的童年就不是童年。因為,兒童本身就是一個游戲者,他既是游戲的創造者,又是游戲的享受著,更是游戲的受益者,他們是生活在游戲中的人。在游戲中,兒童體驗快樂,感受幸福,學會遵守規則、與人合作、正確地看待自我與他人。而游戲的核心就是自由和創造。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中,孩子們才能無拘無束、天真爛漫、思維敏捷,才能激情四射、活力無限、激發創造,才能活得真實、充實、踏實。
可是總是有那么點讓人遺憾的事,我們這些在游戲中長大的過來人,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條件、物質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給了孩子很多我們以前所享受不到的東西:汽車、房子、電腦、高檔玩具。然而,卻不能給他們屬于他們自己的游戲和童年。成人化的生活方式、成人化的教育方式、成人化的消費方式、成人化的文化氛圍,充斥著兒童的世界,包攬著兒童的一切。兒童游戲,特別是那些集體的、土生土長的、由兒童自己創造的游戲不見了。
代之而來的是高科技、高消費、豪華型以及虛無縹緲、庸俗市儈的人與機器之間的游戲。在這樣的游戲中,兒童需要一批批地殺人,才能順利過關;需要一次次地偷菜,才能產生快感;需要一筆筆地賺錢,才能幸福。如此,他們必須心狠手辣,必須狡猾奸詐,必須爾虞我詐,不然就沒法生存下去。在虛擬社會中,他們可以什么話都可以講,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人都可以騙。在這樣的游戲、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他們的性格冷漠、怪異、軟弱;他們的心理孤僻、脆弱、變化無常。毫無疑問,這樣的性格和心理,一定會為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埋下了隱患。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兒童的游戲變得枯燥了,現在的兒童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游戲--那種集體的、同伴之間的、無憂無慮的、屬于他們自己的游戲。沒有享受到游戲的兒童,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童年。失去了童年的兒童,就等于失去了自己和未來。沒有好的游戲就沒有好的性格。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