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寶寶心理健康 從抗挫折感開始
在我國,現在多數的家庭是只有一個小寶寶的,家人過份的關愛,讓這些孩子們在生活中各種情況下都會顯示出很強的好勝心,輸不起成了這代孩子的通病,而面對挫折無法承受也成了這代孩子們的主要心理問題。如果我們想讓孩子身心都健康,那么就要都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的來臨。
注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好勝心強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現象,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現代社會中孩子有一點好勝心是好事。但是,不能養成孩子“贏得起,輸不起”的心理習慣。隨著幼兒自我意識的成長,他們一方面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對自身能力估計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出現逃避、推脫、發脾氣等行為。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要注意教育孩子如何坦然面對失敗,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能縱容孩子的逃避行為,否則可能使孩子養成不能失敗的慣性心理,一旦遇到挫折就會變得非常脆弱。
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需要保護
照顧孩子不僅僅要讓他衣食無憂,身體健康,而且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心態、勇敢堅強的性格、寬容善良的品格,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
爸爸媽媽們要從生活、游戲中的小細節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適時地進行教育,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