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法教你正確疏導孩子的心理障礙
現在很多學生都存在著心理問題,有些家長并不注重這些,可是孩子的心理影響著孩子的性格,而孩子的性格對于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父母在孩子遇到各種情況的時候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幫助孩子疏導心理障礙,不要覺得心理問題是一件小事而不重視。小編教大家三招正確疏導孩子心理障礙。
1、受屈孩子的安撫
孩子受到委屈時,父母應該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當時的心情。當孩子向你表達某種感受時,你可用孩子的原話表示你對他的理解。這種方法,在心理學上稱作反射情感。
如,小勇從幼兒園回家后,一直不高興,媽媽問他出了什么事,小勇說:“今天下午,明明不是我打劉娟的,可是老師硬說是我打的,真氣人!”這時,我們可以接著說:“明明不是你打的,老師硬說是你打的,是氣人!”小勇覺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邊的,氣也就慢慢地消了。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極大安撫受委屈的孩子,使抑郁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孩子的情緒便會趨向平靜。
相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一個勁地追問:“老師對你說了什么?!干了什么?!”,“你為什么不對老師說清楚?!你怎么這么蠢?!”
對面這樣追問和責備,所起到的作用只會使孩子倍感感不滿和委屈,使孩子負性情緒的能量成倍地增長,可以說父母的這種解決方法無疑等于火上澆油。
2、允許孩子自然流露各種情緒
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是毫無掩飾的,他們敢愛、敢恨、敢說、敢笑,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種優勢,一種使得孩子能及時宣泄各種情緒能量的優勢。他們自然流露這些情緒并不是什么可恥的事,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傷及別人,就沒有什么對和錯之分。并且我們要鼓勵孩子他們這樣做。
發脾氣、反抗行為、哭泣、大聲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當然,這里所提倡的情緒宣泄,必須區別于以哭鬧為手段去達到某種不合理的需要。
有的年輕父母或者不了解情緒自然流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意義,或者缺乏相應的耐心,他們往往不允許孩子公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孩子出現了不良的情緒時,他們強行地讓孩子自我壓抑,甚至有的父母還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壓抑孩子的情緒的自然流露。有的男孩心里難過時大哭不已,往往會遭致父母們的譏笑或者壓制:“男子漢也哭,羞!羞!!羞!”、“男子漢要堅強,不許哭!”如果長期地經常這樣壓抑自己或者受到壓抑,最終將會使孩子不堪重負,而導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態發展。孩子的殘忍行為、強迫行為、攻擊性行為、破壞性行為等等,很多時候就是其內心的緊張情緒得不到及時的或者正當的宣泄而造成的。
3、玩具也存在心理問題矯治功能
玩具不僅有玩耍功能,還能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父母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心理問題選擇玩具。
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家長在孩子心理教育上方法不當不容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性格塑造影響重大,正確的心理教育方法才能減少或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家長在培養孩子變優秀的時候,也要格外注重孩子的性格塑造,了解孩子的心理。時刻關注著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好的成長,以后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平時的一些小事家長解決好了對孩子的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一定要注意小編所說的三種情況。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