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方法幫孩子遠離玻璃心
所謂的玻璃心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一些孩子面對挫折哭鬧不休,遇到困難想到的就是尋求幫助尋幫助,那么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如何做可以讓孩子遠離玻璃心呢?
如何培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一、樹立獨立意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表明,缺乏獨立意識,缺乏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和能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
因此,作為父母,應盡量讓孩子個人決定和處理個人的事。只要不是壞事,只要孩子能夠做到,就讓他們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二、表揚也應適當
許多的孩子是在充滿贊揚的環境里長大的。即便做了一件該做的事,周圍的人也會贊不絕口;而且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往往也會出于疼愛而護其短處。
這會使孩子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虛榮,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吵鬧。這樣的孩子當然無法經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難與挫折。
三、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當然會不可避免地面對一些心理壓力,如成績不良,被他人威脅、侮辱、打罵,家庭的不幸等等。
這時,家長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能使孩子對人生中的挫折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
四、有目的地進行心理訓練
心理和身體一樣,通過一定的鍛煉活動能促進健康。在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方面,“挫折的教育”或是“耐錯的教育”都是很重要的。
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出點難題,在他們失敗、失意的時候給予鼓勵,教育孩子始終以平和自然的心態參與生活和競爭,這樣才能使他們經得起未來人生道路上的風雨。
五、管理好孩子情緒才不怕挫折和困境
認識自己的情緒并管理自己的情緒,也能保持穩定的心境,這無疑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基石。
首先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身體力行地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調節情緒。
六、讓孩子有一個暢通的情緒宣泄渠道
在孩子悲傷沮喪的時候,也讓孩子盡情宣泄,就讓他去哭個涕淚滂沱,而不是勸孩子“別哭別哭”,“男孩子不能哭”這樣的話。
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難過。”或者什么都別說也好,就抱著孩子。4、5歲以上已能夠獨處的孩子,給她空間和時間去消化自己的情緒,幫孩子輕輕帶上門就好。
總之,家長、老師不要一味地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捧,而是要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樂觀開朗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敗。
總之孩子的成長和性格塑造是離不開家長正確引導的,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希望,每位家長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也一定要關注孩子心理成長。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