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要了解孩子的10大性格
你了解自己的小孩嗎?你知道他們的性格嗎?孩子一般都容易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有時候會索求無度,霸道無理,有時候會目中無人,冷漠自私,有時候愛耍小心眼,愛唱反調,有時候超愛頂嘴還絕不認輸。
性格問題1:自以為是
有一天,媽媽帶著小強出門做客。到朋友家后,小強和朋友的孩子比賽玩電腦游戲,結果小強贏了,就對另一個孩子說:“你很笨啊!根本就贏不了我,我隨便一根手指按一按就贏了,太簡單了。”
性格解讀:
這一類型的孩子往往充滿自信,很有可能是一群孩子中的領袖人物,因此會覺得自己樣樣都行,而在其他孩子面前表達出“我最厲害,我最聰明,你們都比我笨”的意思,露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
未來問題:
自大、耐挫力較低
對癥下藥:謙虛、分享快樂、挫挫銳氣
活動對策:一起來比賽
先找出一項孩子自認為非常得意的能力,例如,他覺得自己投球很準,家長就以這項活動來挑戰。當然,家長也必須衡量自己是否有把握可以贏過孩子,這樣才能達到這項活動的目的。
爸爸可向孩子發出比賽的邀請,并認真地投球,手下不留情,贏過孩子,殺殺孩子的銳氣,但千萬記得不要和孩子一樣,用語言來強調自己的能力。通常,自以為是的孩子到了這個時候就不想再玩了,或是拉不下臉來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家長要把握好這個“關鍵時刻”,讓孩子知道每個人擅長的能力不同,所以不論輸贏都應該謙虛待人。等孩子平靜下來,再和他聊聊怎樣投球才會得高分,與他分享投球高分的秘訣,他會樂意接受。如果下回孩子又故態復萌,可以和他一起回想那次投球比賽的經過,并讓他自己講一講當時的感受。
性格問題2:固執己見
小風和新鄰居芹芹正在玩“醫生和病人”的游戲。玩了兩次,都是芹芹提出要交換角色,可是小風說什么都不要當病人,他還大聲叫喊:“我要當醫生!”把芹芹都給嚇哭了呢!
性格解讀:
這一類型的孩子有很多自己的原則和喜好,所喝牛奶的溫度、親人的發型衣著或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戲的時候,事事非得要順著他的意思走,只要遇到他不喜歡、不熟悉的情形,就會生氣、發怒、哭鬧。
未來問題:
完美主義、適應環境能力較低
對癥下藥:
冷靜、反省、EQ培養
活動對策:安靜空間
把孩子的房間設定成屬于他自己的安靜空間——一個可以聽音樂、畫畫甚至打枕頭的地方。和孩子約定;每當他有壞脾氣要發作的時候,先冷靜下來,離開現場,回到他的房間里去聆聽一段舒緩的大自然音樂,或是畫出心中的憤怒,或是干脆對枕頭捶打一氣。等到心情平緩一點,才能回到現場。
另外,如果孩子采用畫畫的方式宣泄,畫錯、畫壞的情況就很可能發生。媽媽不妨請孩子改一改、修一修,再請孩子把改好的作品當成禮物送給媽媽。當媽媽收到這個禮物時,請不要隨意丟棄,最好把作品裱褙起來收藏,讓孩子知道你非常珍惜他這個從挫折中修改完成的禮物。提醒孩子,下一次如果還有畫錯、畫壞的作品,請他不要因為自己不滿意而急著生氣,他可以發揮創意,修一修、改一改,然后送給媽媽,因為媽媽真心喜歡他的作品!
性格問題3:索求無度
“我要!我要!我要!我要那個洋娃娃!”可可已經擁有好多個漂亮的洋娃娃了,可是她一上街又吵著要買一個新的,還在大庭廣眾之下賴在地上大哭大鬧。媽媽窘得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性格解讀:
常常可以在百貨公司或是大賣場中遇到像可可這樣的孩子。有趣的是,即使遇到有毅力的媽媽堅持不給孩子買新玩具,孩子也會展現出被遺傳的頑強性格,堅決和媽媽耗到底。但是媽媽一旦買下了孩子要的東西,下一秒他可能又想要別的東西了。
未來問題:
不懂得珍惜
對癥下藥:
遵守承諾
活動對策:勾勾手大約定
每次出門前,媽媽都和孩子來一次“勾勾手大約定”,把約定的事情說好后,就大拇指貼大拇指當作蓋印章,算是約定好了。如果出門后孩子仍然提出要求,就可以和他做一個大拇指貼大拇指的動作,提醒他:“我們今天有約定喲!”如果孩子仍然哭鬧不止,媽媽應該把孩子帶到角落,重復提醒他,并告訴他:“其實媽媽才想哭呢!因為你沒有遵守我們勾勾手的約定!”倘若孩子還是不聽,就必須態度堅決地帶孩子離開現場?傊,要讓孩子了解到約定是不能被破壞的。當然,約定不是全面禁止性的,也可以約定“只買一個”或是“以后再買”等。
性格問題4:霸道無理
安安在公園玩滑滑梯的時候,一直坐在滑滑梯最上面的地方,不讓其他小朋友有機會玩。別的小朋友推推他,請他快點滑下去的時候,他就馬上翻臉,哇哇大哭起來。
性格解讀:
在公園玩游樂器材不喜歡排隊輪流玩的孩子,很有可能帶有霸道無理的性格。他想玩就玩,而且覺得大家都應該讓他玩,或者是認為他自己在這個環境中可以決定一些事情,也可以不遵守一些規則。
未來問題:
不尊重他人
對癥下藥:
尊重、信任、合作
活動對策:信任游戲
先布置一個曲曲折折、充滿路障的路線,比如,鋪一層帶有觸感的泡棉地板,用幾個娃娃作為路障,再放置一張桌子,要求孩子穿過等。然后請孩子閉上眼睛,由爸爸媽媽牽著手走過這條路線。在游戲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引導孩子穿越重重障礙,但不要主動幫他排除路障,讓他嘗試被阻擋的滋味。游戲結束之后,與孩子一起討論游戲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讓他不舒服,藉此讓他反省阻擋別人的霸道行為,會讓別人心里多么不舒服!
性格問題5:目中無人
叔叔來到丁丁家,爸爸要丁丁跟叔叔打招呼,丁丁不僅沒有打招呼,反而吵著要媽媽幫她找一個玩具。媽媽請丁丁等一下,丁丁就突然很生氣,大吵大鬧起來,讓爸爸媽媽很尷尬。
性格解讀:
不會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聽別人說話時也不夠專心,容易給人留下沒有禮貌的印象。這一類型的孩子還常常會針對其他小朋友的衣著、談吐和行為給予批評,顯得很挑剔。
未來問題:
驕傲、不易結交朋友
對癥下藥:
角色扮演、戲劇體驗、尊重
活動對策:手偶劇場
準備幾個手偶,和孩子一起演“手偶劇”。爸爸媽媽要事先設計好劇情,盡量穿插使用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并引導孩子自己來說。例如,媽媽的手偶邊鞠躬邊說:“對不起。”孩子的手偶就做出拍拍媽媽手偶背部的樣子說:“沒關系。”游戲結束之后,請孩子體會一下,使用禮貌用語是不是可以讓大家相處得更和諧、更快樂。
性格問題6:冷漠自私
小阿姨帶來了芭比娃娃和小熊分別送給了姐妹倆。妹妹想和姐姐交換玩,但是姐姐卻不肯,甚至不準妹妹碰她的芭比娃娃。小阿姨帶來的餅干,分給姐妹倆一人一包,姐姐也不愿意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個性解讀:
這類孩子獨占欲較強,會把自己的東西和他人的東西分得非常清楚,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拿走屬于他的東西,希望媽媽是他一個人的,手上有好吃的、好玩的,也不會和他人分享。
未來問題:不合群、缺乏同理心
對癥下藥:分享、同理心
活動對策:玩具交換
大部分的幼兒園都會有類似的活動,如果沒有的話,父母也可以自行和鄰居舉行小型的玩具交換活動。和孩子一起挑選玩具,觀察孩子的反應和選擇。不論孩子挑選了哪一種玩具——最不喜歡的、即將咬丟棄的或者是他最喜歡的玩具,都不要干預或阻止。問問孩子為什么要挑選這個玩具,傾聽孩子的理由并讓她了解:如果他想玩其他同伴好玩的玩具,那么他也應該提供一個好玩的玩具,這樣大家才有可能玩到更多好玩的玩具。
性格問題7:耍小心眼
上個星期,東東在玩游戲的時候,不小心推倒了小春。沒想到小春一直記得這件事情,分點心的時候,他對東東說:“你上次把我推倒了,那么把你的餅干給我一塊,好不好?”
個性解讀:
像小春這樣的孩子往往記憶力很好,常常會記得誰說過什么話,做錯過什么事等,而且常常會覺得父母偏心其他人,對自己還不夠疼愛,所以就會表現出“小心眼。”
未來問題:自私
對癥下藥:人際互動、同理心
活動對策:優點轟炸
通過生日派對或是其他孩子聚會的時機,由父母領大家開始游戲。讓孩子們圍坐成一圈,先利用他們所熟悉、喜愛的卡通人物當成優點轟炸的主角,以此作為游戲的開場與示范,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例如,以天線寶寶為主角,讓小朋友舉手發表他覺得天線寶寶有什么優點,想必場面一定會非常熱烈。說出最多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份小獎品。通過這樣的游戲,可以讓孩子去思索平常和他比較合不來的孩子也同樣擁有很多優點,進而引導他認識到,雖然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和令人不喜愛的舉動,但也都擁有他自己的優點。
性格問題8:愛唱反調
當大伙興高采烈地準備出門的時候,小明卻說,他現在想要在家里玩玩具。大家都勸他一起去公園打球,他卻更加固執己見,一掃大家的興致。
個性解讀:
這樣的成人在生活中也經常能看到,他們總是喜歡和他人持相反意見,“不要”是他們的口頭禪之一,喜歡追根問底,所以大多被歸入最不受歡迎的一類人。
未來問題:
明知故問、難以接近
對癥下藥:同理心
活動對策:大家一起“唱反調”
和孩子說,現在來玩“唱反調”的游戲。在這段時間內,父母要故意和他唱反調,先說不玩的人,就要認輸。當孩子要求爸爸媽媽一起從事某些活動時,爸爸媽媽或是其他家庭成員,都要刻意唱反調,讓孩子也嘗嘗掃興的滋味。當孩子深感委屈,表示“不玩了”,爸爸媽媽再加以引導,讓孩子了解他平時唱反調的行為,會讓大家也有這樣不愉快的心情,進而鼓勵孩子嘗試認同、接受他人的想法,而不要一意孤行。
另外,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音樂游戲,可以用簡單的樂器,或是任何可以發出聲響的鍋碗瓢盆。在進行音樂演奏的同時,父母特意制造些不和諧的聲音。當孩子受不了而抗議的時候,父母再主動問孩子:“好聽嗎?”籍此和孩子討論唱反調的問題。
性格問題9:絕不認輸
小真和姐姐玩跳棋,玩到最后,以一格之差輸給了姐姐。氣不過的他就把整個棋盤都打翻了。還有一次,小真和小朋友玩“一二三,木頭人”的游戲,小真明明已經移動身體了,可他就是不認輸,還狡辯說自己沒有動,是風讓他看起來動了。
個性解讀:
為了在游戲中贏,而故意不遵守游戲規則,甚至會偷偷地作弊,一旦輸了游戲,就會大哭大鬧,是因為這類孩子很在意自己的表現,希望父母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
未來問題:
得失心太重、壓力過大、缺乏自信
對癥下藥:
平常心
活動對策:有輸有贏
父母和孩子下棋或是玩撲克牌,一開始故意輸給孩子幾次,但是在面對“失敗”時要表現出應有的風度。輸了幾次之后,父母便可以大顯身手,贏孩子幾次并觀察他的反應。如果他又是一副輸不起的模樣,可以幫助他回想剛才父母輸棋(牌)的態度,并且讓他知道如果他繼續生氣的話,游戲就必須立即停止,他也就失去了贏的機會。如此反復多次,讓孩子了解游戲本來就有輸有贏。最后,父母還可以適度地贊美孩子在游戲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鼓勵他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輸和贏。
性格問題10:就愛頂嘴
成成在墻上亂涂鴉,受到媽媽的指責卻仍不服氣,直說自己沒有錯!媽媽提醒他上次跟他說過墻壁上不可以畫畫,可是成成卻說,這是他第一次在墻上畫畫,讓媽媽傷透腦筋。
個性解讀:
“凡事都是別人的錯!”愛頂嘴的孩子對于每件事情抽絲剝繭后,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所以總覺得是自己受了委屈。即使有長輩要對他進行懲罰,他也會據以力爭,毫不退讓。
未來問題:
缺乏長幼有序的觀念、叛逆
對癥下藥:
強調規矩
活動對策:圖卡對對碰
準備一套相對應的圖卡,例如,兔子圖卡與胡蘿卜圖卡相對應,桌子圖卡與椅子圖卡相對應,彩色筆圖卡與畫圖紙圖卡相對應……把這些對應的圖卡打散,引導孩子將對應的兩張卡片配起來。在游戲過程中,父母可以做提示的動作,但不要直接進行游戲,以免破壞孩子游戲的樂趣與成就感。如果孩子配對游戲之后,在“對答案”的同時,和孩子討論什么樣的角色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做了之后會有危險,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不然會讓大家擔心或傷心……在討論過程中,請他反思父母的制止有沒有道理,而他自己頂嘴的態度究竟對不對。
另外,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剪輯家庭成員的照片:請孩子畫一顆大樹,從根部到樹枝,從長輩到小輩,依次貼上各個家庭成員的照片,一邊貼,一邊對孩子講述“家庭的概念”,并請孩子思考,每個成員的位置及其應有的行為。
自以為是的小孩,需要讓他們學會謙虛,懂得與同伴分享快樂,挫挫銳氣;固執己見的小孩,要讓他們學會冷靜與自我反省,家長還要注意孩子EQ的培養;索求無度的小孩,要懂得遵守承諾;霸道無理的小孩,要懂得尊重、信任與合作。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