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健康人格乃是教育的核心
培養(yǎng)健康人格乃是教育的核心。在心理健康知識當中,對于孩子的教育又很深刻的理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目標就是好成績,上大學,找到好工作。這完全就是遠離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實,教育的核心其實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人格,讓孩子學會如何做人,才是重要的。
應試教育必然導致教育的荒廢
兒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兒童認知世界總是從身邊開始、從生活開始。而在應試教育的巨大壓力下,我國教育走入一個很嚴重的誤區(qū):反生活的教育。
當前,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教育傾向嚴重。很多幼兒園開課,甚至還有作業(yè)。有的幼兒園竟然把蓮藕的藕、板凳的凳、醬油的醬、跳舞的舞,列入學前要認的500字。幼兒教育小學化,把早期教育變成了早期摧殘。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康人格。今天的教育有一個非常大的危險,叫做教育的荒廢,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緊,學生的負擔很重,而實際上真正的教育被忽略。比方說心靈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被嚴重忽略。
"孩 子,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別的什么都不用你管",這句話幾乎成了國民的共識。孫云曉認為,這種教育禍及孩子一生,不會做飯、不會照料自己,不會處理人際關 系,沒有敬老之心、合作之意。孫云曉說:"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會議,北京一所著名大學的負責人發(fā)言,說當年考進這所大學的學生,有 35個人想自殺,700多人自己講有心理問題,這是教育體制、機制出了問題。"
在現(xiàn)實的社會中很多人認為現(xiàn)在富二代這么多,這些富二代的種種做法如此的令人厭惡。其實,并不是富二代或者是他們的家長有錯,而是如今的教育太失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教孩子如何做人,而是努力的培養(yǎng)孩子的金錢觀念,國內(nèi)的教育就是這樣的。
相關文章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y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fā)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zhì)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yǎng)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