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得勇敢的秘密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說話:“我必須承認,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勇敢有責任擔當,那么什么是勇敢,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的小孩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呢?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可是,什么是勇敢呢?不知道你有沒有問過孩子、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有一天,我給女兒講故事《勇氣》,故事里說:勇氣是你第一次騎車不用安全輪;勇氣是你有兩塊糖,卻能留下一塊到第二天;勇氣是讓別人最好離你的弟弟遠一點;勇氣是到了新地方,大方的說:“嗨!我的名字叫偉利,你們呢?”
講完故事,我問女兒:“你覺得什么是勇敢呢?”女兒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回答說:”勇敢就是不害怕。”
勇敢真的就是不害怕嗎?女兒撇撇嘴,說:“勇敢不就是不害怕嘛!因為,不害怕摔倒,騎車才敢不用安全輪啊;不害怕陌生人,才能大方的打招呼啊……”
可是,我卻想告訴她:勇敢并不僅僅意味著無所畏懼,還意味著即使當我們面臨恐懼,依然堅持完成的決心。一個勇敢的人,他并不是不害怕,而是他愿意接受害怕的情緒,學會容忍害怕,沒有因為恐懼而停滯不前。
也許,有時你會覺得你的孩子不夠勇敢,因為他們常常對新事物感到害怕。
可是,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害怕不是壞事,這恰巧是孩子們準備做新的嘗試的標志。幾乎每個孩子在準備做新嘗試前都會有點兒害怕,但只要他能夠忍住恐懼,繼續嘗試,就已經表現出了勇敢的特質。
那么,有沒有什么秘訣可以幫助孩子在這時候變得更勇敢呢?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艾琳.肯尼迪穆爾博士曾在她的《Becoming Brave: Help Your Child Move Past Fear》(變得勇敢:幫助孩子戰勝恐懼)一文中給出了答案:
1.承認孩子的感受
當我們看到孩子害怕,而我們自己了解的情況其實是沒有危險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說:“別害怕!這沒什么可擔心的!”仿佛這樣的話就能夠鼓勵孩子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大膽嘗試。
記得有一次,我帶著三歲的女兒逛商場,商場大廳里有一個高大的變形金剛,變形金剛是用許多像電線一樣的鋼絲構建而成的。我鼓勵女兒去摸一摸變形金剛的手,但她很害怕,躲到我身后,就是不愿意伸出手。我就大聲對她說:“這有什么好怕的?!這是假的,不是真的,它又不會咬你!”可是,聽了我這話,女兒非但沒有生出勇氣,反倒更害怕了,身子一個勁的往后縮。
我才發現,這樣的說法并不能讓孩子變得勇敢,甚至,它根本沒什么效果。我試著改變方法,當我蹲下來,對女兒說:“媽媽知道,你有點害怕,是因為你不知道摸了它的手會發生什么,對嗎?”當女兒聽到我這樣說時,她的面部表情放松了一些,甚至,不經意的朝前靠近了一步。原來,我們對孩子的理解可以減輕她所承受的恐懼的重量,讓她能夠從容的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
2.提供信息給孩子
接著,我問女兒:“你是擔心這個變形金剛會傷害你,對嗎?你覺得它有可能放電?或者,它有可能倒塌?”女兒說:“我覺得它會放電,如果我摸它,我會觸電的!”原來,她是看到構建變形金剛的鋼絲特別像電線,她覺得這些電線會放電,是很危險的。
于是,我很詳細的給她解釋了構建變形金剛的并非電線,他們只是一些和電線長得很像的鋼絲,甚至,我帶她走到變形金剛身后,仔細查看,告訴她變形金剛的身上沒有任何電源插頭,它是不可能放電的。在了解到真實情況后,女兒變得大膽了,她伸出小手,看樣子,準備嘗試著去接觸變形金剛。
所以,有時候孩子會因為錯誤理解了某些事物或者不知道某些關鍵信息而恐懼。如果你能提供給他信息和解釋,他就能打消疑慮,戰勝恐懼。比如我朋友的小孩,一度很害怕消防隊員,是因為他認為消防隊員會放火,自從朋友告訴孩子消防隊員的真正作用后,他的孩子感覺就好多了。
3.熟悉可以緩解恐懼
孩子們到一個新環境,可能會感到害怕,比如當他們第一天到新學校,會覺得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這種陌生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難以應付。可是,如果我們在這之前,有帶著孩子到新學校走一走,就像一個預演一樣,讓他知道浴室在哪里,知道自己該如何從巴士下車,經過哪一條路可以走到教室等等,他們就會感覺好很多,對新環境的畏懼感也會少很多。
這樣的預演還適用于和孩子討論可能會遇到的危險。當孩子將獨自去超市購買一些東西,他可能會有點害怕,因為他莫名的擔心從超市回來的時候會找不到你。這時,不如和他一起制定一個計劃,計劃里,約定好幾點在超市門口見面,如果他在那里沒找到你,可能會是因為什么狀況,在面對這些狀況時,又有什么解決方案。一番預演之后,相信孩子的恐懼感就會少很多,心里的石頭落了地,便會開開心心的奔超市去啦。
我相信,有一天,當你的孩子沮喪的對你說:“媽媽,我有些害怕,我可能不是個勇敢的人。”你一定會笑著回答他:“不,你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因為,你雖然害怕,卻沒有停下腳步。”
想要讓自己的小孩變得勇敢,升為家長,首先要承認孩子的感受,要能夠提供信息給孩子,告訴孩子熟悉可以緩解恐懼。每個人都有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只有跨出第一步,其實就已經成功的一大半了。
-
有的行為就別說自己很成熟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人特別的開朗,但是有的人也是特別的靦腆的,那么性格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然
-
心理醫生父親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家長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看看心理咨詢師是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的吧。今天的分享從一篇心理咨詢
-
什么性格會誘發身體疾患呢自身擁有良好的性格,為之不僅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利于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但往往生活中人與人有很大差異,特別是身
-
心理素質過硬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出來的小孩也會完全不一樣。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與塑造也會起到不可估
-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好親子教育?有人說,好的親子關系其實是一場修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好的親子關系其實就是看見孩子和認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