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兒童的心理行為與家庭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家庭社會經濟狀況、父母狀況、父母的態度等都會影響兒童心理。所以,父母要多付出一些,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家里的溫暖。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影響兒童心理行為的家庭因素。
1.社會經濟狀況
一般認為,家庭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兒童的語言、適應能力和智力的發育均優于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緊張事件較前者為多;另外,在這種家庭中,心理和社會交往機會少,兒童就象成人一樣產生焦慮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兒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兒童的行為問題。
2.父母狀況
父母的婚姻狀況、健康狀況、母親妊娠時的心理壓力及分娩時的情況等,均可影響兒童行為的發育。在一項調查中發現,有行為問題的兒童,較多地存在著孕前、妊娠中的病理現象和異常分娩等因素。
父母的性格、智力和教育水平對兒童的行為發育也有影響。
3.父母的態度
父母對子女的過分溺愛、過分擔心和過分保護、偏愛、歧視以及對子女不切實際的過分期望等均對兒童行為有影響。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