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的類型
每一個人都有身體的體質和心理的個性兩方面的特點。個性除去智力和才能的差異便是人格的差異。人格由氣質和性格兩方面構成。氣質指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動態特點。容不容易動感情或發脾氣,心情穩定還是易變動,情緒反應的快慢、強弱和持久性,行動的快慢,等等,都是氣質特性。記得快忘得也快,和記得慢但記得牢,是兩種極端的氣質特性。30年代研究得很多的關于遺覺和視覺后像的個人差異,也是一些氣質的差異。性格特性主要涉及心理活動的社會傾向性。標準前蘇聯心理學教科書把性格定義為一個人對自己、對別人、對集體、對勞動及其創造物的態度的總和。確實,態度在性格中占有核心地位。
態度與情緒或情感的區別如次。人一生下來就有情緒,如嬰兒的啼哭。態度是在后天生活中發展起來的。單純身體擾亂可以引起情緒,例如疼痛和不適感總是伴有一定的情緒,但理化刺激作用于身體并不引起一定的態度。情緒可以短暫即逝,態度總是相當持久的。若變化無常,實際上等于沒有態度。態度包括三個方面:①情感體驗或心情;②對人或事物的觀點和評價;③行為取向。行動的傾向或采取行動的趨勢。所謂定勢,只不過是一定時間或處境下的態度。換言之。定勢的研究主要限于態度的橫斷面。人際關系總是涉及彼此的態度。心理治療的主要靶子是病人的態度。因此,精神病理學有必要重視對態度的研究。
人格障礙是一種異常人格,由于其人格的異常性而妨礙了人際關系甚至給他人或社會造成損害.或者,給本人造成精神痛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也就是既害人也害己(根據K.Schneider的定義)。
人格是從小逐漸發展形成起來的,人格障礙也是如此。年齡愈小,人格的可塑性愈大。一般地說,到了18歲。人格已基本定形,不容易有大變化了。因此,臨床精神病學以18歲作為診斷人格障礙的年齡下限。18歲以下的人一概不診斷人格障礙,必要時可診斷為情緒障礙、行為障礙或品行障礙等。人格是相當穩定的,但也并非一成不變。關于人格的動態,請參看第十一章第三節。
診斷人格障礙通常需要有關人格的既往資料,需要18歲以前的個人史資料,但有時候難于甚至無法得到。從臨床實際出發,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尤其是人際關系模式)已經持續兩年以上,既不與某種精神障礙或癥狀直接相聯系,又沒有任何相反的證據(數年前和現在大不相同的證據),便可以認為是人格特性的表現。
成年后出現的人格異常或病態主要有三種:①器質性病引起的人格改變;②精神分裂癥引起的人格衰退;③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人格病理發展,常見的有偏執性人格發展、疑病性人格發展、易激怒性人格發展、社會退縮性人格發展等幾種形式。
為了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方便,通常把人格障礙分為若干類型。類型也就是典型。實際上,過渡的或混合的人格障礙更多見。以精神分裂癥為例,大多病前有人格障礙,但能夠歸到某一確定類型的(如分裂人格,偏執人格)卻是少數。臨床醫生診斷的人格障礙例數遠少于實際存在的例數,過渡的或混合的人格障礙容易被忽視,大概是一個重要原因。
ICD-10草案(199年)對每一個類型的人格障礙描述了七個人格特性,并且規定至少具備三個才能診斷為該類型的人格障礙。草案又規定,如果只有一或兩個,可診斷為人格障礙特性的尖銳化。這是一種有重大實踐價值的提法,它使我們不致于忽視任何一個人格障礙特性。同時,這給不典型的人格障礙的診斷也制訂了指南。若某人具有甲型人格障礙的兩個特性和乙型人格障礙的一個特性,或者,甲乙丙三型人格障礙的特性各有一個,我們倆可以考慮不典型人格障礙的診斷了。
下面對公認的人格障礙類型分別作簡短的描述。
反社會性人格障礙
K.Schneider稱此為無情的(affectionless)人格,可見情操的缺乏具有根本性。照例,病人完全沒有內疚,做了壞事一點也不感到后悔或內心痛苦,對親人和朋友沒有責任感和義務感也很突出。嚴重者甚至連羞恥和同情憐憫心也沒有。這種人一有欲望就迫不及待要得到滿足,不能延遲,也不能耐受挫折。不能從失敗和懲罰中汲取教訓,所以屢教不改。行為往往不顧最起碼的社會規范,完全憑個人的好惡行事,富于攻擊性和破壞性。盡管智力沒有缺陷,似乎什么道理都懂,說起來頭頭是道,卻給人蠻不講理的印象,因為不管什么事,他總是自我辯護和責怪別人。可以和太短時間相處得不錯,尤其是沒有利害沖突的時候,但一點小事觸犯了他便馬上翻臉,和任何人也不能保持長期的和諧關系。這種人沒有長遠打算,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
-
盤點形成拖延的四大因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會有一些拖延癥這樣的癥狀的那么拖延癥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為何也是比較多的也是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的
-
輕度焦慮癥的自我調節方法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焦慮癥的癥狀,焦慮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特別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焦
-
兩個方法教你如何打開心中的死結!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看待事物不同,都會有一個要強的心理的,而且總是不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解決這樣的辦法,那么你知道
-
理想為何變不成現實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追尋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理想,在追尋理想的路上,有可能也是滿路的荊棘,滿路的
-
運動有效解決五大心理障礙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運動,經常做運動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對于我們的生命而言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