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人際交往?警惕社交焦慮障礙來襲
提起人格障礙,我想很多人應該并不熟悉。所謂人格障簡單來說就是在性格、處事方式、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那么,我們再來看社交焦慮障礙就不會那么難以理解了吧,就是社交方面的一些問題和阻礙。
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是一種常見的、損害社會功能、影響相當數量人口的慢性精神疾病,其中心特征是顯著而持續地害怕在公眾面前可能出現羞辱或尷尬的社交場合。
社交焦慮患者因對社交或表現性活動明顯而持久的恐懼從而造成社會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研究指出,青春期往往是社交焦慮發展的關鍵時期,社交焦慮癥狀如果得不到矯正或改善,可能會發展成嚴重的社交焦慮障礙,并持續影響到成年期的心理健康,使學業、職業、社交都受到影響,情況嚴重的退縮在家、不敢見人、難以參加社會工作。美國全國共病率研究報告社交恐懼癥的終生患病率是13.3%,是繼重性抑郁(17.4%)和酒精依賴(14.1%)之后第三位常見的精神障礙,有學者預言它將是21世紀最常見的精神或心理障礙。
社交焦慮患者固有的沉默寡言、害羞將妨礙患者去尋求幫助,所以此類患者往往容易被大眾所忽視,甚至認為是害羞或是性格問題,對其引起的功能殘疾認識也不足,使得此病不能及時得到診治,患者常常患病多年才去求治,且往往因抑郁癥或酗酒等合并癥而就醫。
研究表明,社交焦慮患者的平均病程約為20年,自發緩解可能性不大。流行病學資料發現,只有1/4的患者可以恢復正常,1/3的社交恐懼癥患者社會功能受到明顯影響。
社交焦慮患者的初始發作主要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且疾病的病程非常慢性,平均初始發作年齡在19歲左右。癥狀的開始有時是在一次羞辱性的社交體驗后急性發作,但常常是在幾個月或幾年中不知不覺惡化,沒有一個清晰的突發界限,病程已持續一年以上者,如不經治療,以后五年內的變化不會很大。
認知行為治療(CBT)被認為是治療社交焦慮癥的有效治療手段,抗抑郁藥是治療社交焦慮癥最常用的藥物。
社交焦慮障礙并不可怕,任何人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不適應,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即使我們現在在社交方面有些問題和困難,也不用擔心,相信很快我們就能恢復,不會影響我們的未來社交。
-
盤點形成拖延的四大因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會有一些拖延癥這樣的癥狀的那么拖延癥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為何也是比較多的也是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的
-
輕度焦慮癥的自我調節方法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焦慮癥的癥狀,焦慮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特別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焦
-
兩個方法教你如何打開心中的死結!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看待事物不同,都會有一個要強的心理的,而且總是不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解決這樣的辦法,那么你知道
-
理想為何變不成現實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追尋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理想,在追尋理想的路上,有可能也是滿路的荊棘,滿路的
-
運動有效解決五大心理障礙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運動,經常做運動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對于我們的生命而言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