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的思維方式是什么樣的?
人際交往中話語是傳達意思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但凡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需要相互之間話語上的溝通和交流。思維方式再現出來就是話語,很多人表達不清自己的心理想法,其實這也是一種人格障礙的表現。
內部言語是一種純意思性思維,并夾雜有片段言語,當轉換成外部言語時,需找到適當的詞匯,不能用只有自己懂的言語,詞序理順,不能漏詞漏字,句間關系緊湊,剔除與主題無關的內容,做到這6點,別人才能聽懂你的話。
精神人格解體病人的思維清晰度下降,內部言語轉換成外部言語常做不全這6點,其中找不到適當的詞匯,就用近似詞匯或言語代替,成為錯語癥;用只有自己能懂的話表達,成為私人用語;詞序不理順就表達,成為語法缺失;漏詞漏字,成為思維刪節;句間關系不緊湊,邊講邊解釋,成為反復使用干詞;表達時不能剔除與主題無關的內容,成為過度包含性思維。
錯語癥、私人用語、語法缺失、思維刪節、反復使用干詞、過度包含性思維都可致病人講話聽不懂,這種用聽不懂的復雜言語,表達簡單意思,稱為詭辯性思維或復雜性思維(Sophistic thinking)。
1、錯語癥
例如病人想不起“思維豐富”,就用“思維緊密”代替;想不起“記憶積累”,就用“記憶成長”代替;想不起“魂飛魄散”,就用“感到自己有個什么東西碎掉了”代替。
2、私人用語
相當于語詞新作,第一種形式是自創新詞,例如病人說,“‘飄’是這樣形成的,就是離正常的遠了,退的多了,就會出現脫離思維,脫離主心骨的現象。” “飄”就是私人用語。病人說,“我找不到我的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是私人用語。第二種形式是用成熟詞匯表達自己獨特的意思,例如病人把 “思維形式上的障礙”解釋為“不知道怎么去關注一個東西”; 把“感覺不到心理活動”解釋為“看外界有層罩子感”; 把“擦邊球”解釋為“人格解體與未解體的臨界點”。
3、語法缺失
例如,病人把“營養基礎”說成“基底和營養”,其中“基底”是“基礎”的錯語癥;把“我過去的精神胚胎”說成“過去的我的精神胚胎”;把“擦邊球狀態”說成“狀態擦邊球”。
4、思維刪節
例如,病人把“‘飄’是完全不正常的、扭曲的、不穩定的狀態”說成“‘飄’的完全不正常的、扭曲的、不穩定的狀態”,把“在記憶中留下刻痕”說成“在記憶中刻痕的”。
5、反復使用干詞
例如病人說,“感覺像是強迫在干擾,但這種強迫不同于以上的強迫,以上的強迫知道自己為什么強迫,此時的強迫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強迫,只是覺得思維變慢、反復、僵化,好像有點思維‘痙攣’”,6句話用了7次“強迫”。刪去方框中內容發現,病人只是表達:“這種強迫好像有點思維‘痙攣’”。
6、 過度包含性思維
例如病人說, “我在過去正常的狀態下,沒有用性格在活,即沒有成長時間的更替”。 其中“時間的更替”是過度包含性思維,刪除“時間的更替”,則全句反而通暢。
思維方式跟語言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人的思維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表達,但我想語言是最有力的表現方式。一時表達不清我們的意思這沒關系,只要我們積極地去學習和改變,人人都可以擁有縝密的思維和順暢的表達。
-
盤點形成拖延的四大因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會有一些拖延癥這樣的癥狀的那么拖延癥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為何也是比較多的也是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的
-
輕度焦慮癥的自我調節方法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焦慮癥的癥狀,焦慮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特別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焦
-
兩個方法教你如何打開心中的死結!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看待事物不同,都會有一個要強的心理的,而且總是不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解決這樣的辦法,那么你知道
-
理想為何變不成現實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追尋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理想,在追尋理想的路上,有可能也是滿路的荊棘,滿路的
-
運動有效解決五大心理障礙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運動,經常做運動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對于我們的生命而言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