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或更易患上逃避型人格障礙
逃避型人格障礙指的是生活中不愿意與人接觸和交往,更多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呆在一邊,不想過多的接觸外面的世界。最近科學家發現,內向的小孩更容易患上逃避型人格障礙,這可能跟他們本身的性格上有很大的關系。內向的小孩本來就是比較害羞和靦腆的,他們不太樂意去跟人相處。
近日,某師范大學學生宿舍,傳出中文系二年級翁姓女學生上吊自殺身亡事件,校方對外一律閉口不談,對這一起校園悲劇,由校方組成的緊急處理小組,僅以“不清楚”回答所有問題。心理醫生認為:“若該女平常就與身邊的人疏離、且話不多,喜歡單獨行事,研判應該是罹患了‘逃避型人格障礙’,才會萌生輕生念頭。”
李光輝醫師舉例,當我們就讀初小學時正值青少年時,難免都會因為環境生疏,而心生尷尬、害羞之感,但年紀愈來愈大后,在了解如何在團體中與朋友相處時,尷尬、害羞的感覺就會漸漸消去,如果那份生疏或害羞的感覺,一直延續到高中、大學,甚至到工作職場上,就必須小心了,你可能因為不喜歡與其他人互動,而導致罹患“逃避型人格違常”等抑郁精神疾病。
家長應該多重視小孩的交際關系,并且鼓勵小孩多參與團體活動,進而從中學習與新朋友的相處之道,對天生內向的小孩,也會有明顯的改善,變得大方,李光輝醫師表示:“群育很重要,一個孩子成長中,若不學習如何與其他人相處,性情恐怕會變得孤獨、憂郁,若太過害羞,久而久之,就會引發‘逃避型人格障礙”等精神疾病,可怕的話,小孩在無形中會萌生自殺念頭。” 無論天生內向或后天養成害羞個性,家長都必須多訓練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行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他對外的應對能力,才不會以致小孩遇到無法紓解的問題時,抑郁在心頭,積壓久了,可能隨時都會做出危害性命的行為。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這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但是,對于內向的小孩子,雖然不愿意去與人相處,但是社會就是這個樣子,不與人相處永遠是不行的。要敢于邁出這一步,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
-
盤點形成拖延的四大因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會有一些拖延癥這樣的癥狀的那么拖延癥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為何也是比較多的也是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的
-
輕度焦慮癥的自我調節方法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焦慮癥的癥狀,焦慮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特別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焦
-
兩個方法教你如何打開心中的死結!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看待事物不同,都會有一個要強的心理的,而且總是不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解決這樣的辦法,那么你知道
-
理想為何變不成現實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追尋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理想,在追尋理想的路上,有可能也是滿路的荊棘,滿路的
-
運動有效解決五大心理障礙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運動,經常做運動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對于我們的生命而言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