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方面的介紹
有關人格障礙的介紹很多,尋醫問藥網里面有諸多介紹,我們今天要給大家呈現的是有關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方面的介紹,主要分為研究用標準和一般標準,具體大家不妨可以看下以下有關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方面的介紹。
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
一、ICD-10關于人格障礙的研究用標準
(1)個人的特征性和持久的行為模式明顯偏離文化規范,伴隨認知(如感知和解釋事物的態度和方式)、情感、沖動控制、欲望滿足、與人相處的方式等領域中一種以上發生偏離;
(2)這種偏離廣泛存在,行為難以矯正,以及在大多情境中社會適應不良或功能障礙;有個人痛苦或對他人有不利影響;
(3)這種偏離穩定而長期存在,通常開始于兒童晚期或青春期;偏離的行為不是因為其他精神障礙所致;
(4)偏離行為不是因為腦損傷、疾病或功能障礙;
二、DSM-IV關于人格障礙的一般標準
(1)明顯偏離了患者所在文化所應有的持久的內心體驗和行為類型,表現為4方面:認知(即對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解釋方式)、情感(即:情緒反應的范圍、強度、脆弱性、和適合性)、人際關系、沖動控制。
所謂與文化期望不一致,是用于強調某些行為從亞洲文化角度看是異常的,而從另一種文化角度看可能是正常的。
(2)這種持久的類型是不可變的,并且涉及個人和社交場合的很多方面。
僅限于個人生活一個領域的不適應行為模式,不可能是由于人格障礙所致。人格障礙涉及到大多數社會情境中特征性的日常行為方式。
(3)這種持久的類型導致臨床上明顯的痛苦煩惱,或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損。
這里既可以是內心痛苦也可為功能損害,某些不適應的人格特質僅涉及到輕微損害,但有嚴重內心痛苦,而另一些則表現為本人不在乎,但能導致嚴重的社會功能損害。
(4)這種類型在長時間內是相當穩定不變的,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時。
換言之,DSM-IV標準不承認成年開始的人格障礙,至少必須始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ICD-10更加嚴格,表明他們“總是出現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行為模式具有穩定性,而不是發作性,對于年輕人如果他們不適應的行為開始于18歲,則應謹慎使用人格障礙的診斷,在短時期內的不適應行為模式可能是反映情境性或不久會消失的發育期反應。
(5)這種行為類型不可能歸于其他精神障礙的表現或后果。
(6)這種行為類型并非由于某種物質(例如某種濫用藥物,治療藥品),或一般軀體情況(例如顱腦外傷)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應。
以上是有關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方面的詳述,不了解的人可以多看看,畢竟對于現在這樣的社會來說,什么樣的疾病都有可能發生的,人格障礙就是其中一種大的心理疾病,可能比身體方面的疾病對人的危害更加大。
-
盤點形成拖延的四大因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會有一些拖延癥這樣的癥狀的那么拖延癥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為何也是比較多的也是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的
-
輕度焦慮癥的自我調節方法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焦慮癥的癥狀,焦慮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特別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焦
-
兩個方法教你如何打開心中的死結!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看待事物不同,都會有一個要強的心理的,而且總是不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解決這樣的辦法,那么你知道
-
理想為何變不成現實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追尋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理想,在追尋理想的路上,有可能也是滿路的荊棘,滿路的
-
運動有效解決五大心理障礙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運動,經常做運動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對于我們的生命而言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