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也是有七年之癢
“七年之癢”是一個外來詞,大意是說事情發展到第七年就會出現許多人無能為力解決的問題。這個詞用得最多的是用來形容婚姻———從戀愛到結婚,開頭一段是興奮的,生活有無數的計劃和憧憬,然而朝夕相處下來,感情日趨平淡,更糟糕的是在對方身上發現越來越多的缺點,無可容忍,產生疲憊和倦怠,情感生活進入“瓶頸”期,不知道如何發展下去。
我不知道友情是不是也如此?從小到大,我的朋友換了一撥又一撥,或者也不能算朋友,年少時在一起上學玩耍,只能稱玩伴,很可惜我沒有從這些玩伴里找到經久彌新的朋友。
鄰居家的小女孩當年曾與我一起爬樹摸河丟沙包,她送我一塊從家里偷出來的紅紗巾,說,我對你這樣好,你會對我好么?我鄭重地點點頭,我永遠對你好。可是后來我們上了不同的高中,又是不同的大學,我們沒有來一次嚴肅的告別,就這樣分手了,很自然地成了陌路人。
年歲漸長,越往前走,遇到的人越來越多,而朋友是越來越少。可我還是希望有一個與我并排而立的朋友,只有一個也好。很幸運的,我遇到了,我們保持著愉悅的關系,而且保持了七年。這在我的生命里簡直是奇跡,我曾喜悅和激動,我為他驕傲,甚至也為我自己驕傲起來,因為我們是在一條路上行走。
唯有志同道合,才有永久的朋友。可是我漸漸地對我們的關系產生抗拒和抵觸。他依然是很好的人,風光、靈動,像孔雀一樣驕傲;可是我變了,我對他的每一句話很在意,仿佛那是在提醒我的不足。我知道其實是沒有的,這是我自己胡思亂想。可是我已經這樣想了,友情出現裂縫。我的友情里原來是有七年之癢的。
我的朋友并不知道這些,我也不打算告訴他。在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有多少個人與自己擦肩而過,又有多少個人停下來與你輕輕地打個招呼?已經擁有的就要珍惜,這實在不是一句矯情的話,因為生命確實是如此的不確定。
相關文章
-
常曬朋友圈動態的3種心理現在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了,現在很多人都是有手機或者電腦,而且很多人在旅游的時候,或者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會曬出自己的幸福
-
微信群 讓你又愛又恨社交是人的重要屬性,心理學有一種理論叫六度分割理論,通過六個人你可以知道任何的信息,沒有社交機制,你就好像被關進了一個牢
-
內疚需要專業的引導有一天你可能因為傷害了別人而感覺到悶悶不樂,或者因為沒有充分的幫助別人而感覺到無比的內疚,內疚是一種精神上的傷害,這種傷
-
沒有什么煩心事是一句真誠的“謝謝”解決不了的一句簡單的“謝謝“究竟會有多大的魔力?生活中,原本是小事的絕大多數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對不起”,“謝謝你”來解決。人要懂得
-
拒絕別人,就是一種愛自己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拒絕。有時候,適當合理的拒絕,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不要擔心拒絕別人會讓你產生內疚心理,不要總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