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間出現同步是很美妙的事情
你還記得你上一次在公共場合的時候,你身邊沒有多少人對著一個小屏幕瀏覽網站的場景嗎?我們都知道電子技術帶來了方便,但是很少人去計算關于此的成本。我和我的同事們從所做的研究中發現,在我們的身體中,也許有一項能力來計算我們與別人溝通的成本。
我們的習慣一直在改變著我們。神經學家說不斷有證據證明,我們的生活經驗會加固加厚了我們到神經路線,把神經元連接在一起,再把其他神經元分開來。任何一個習慣到養成都會增強你大腦里的神經,養成你的習慣。
其實我們不僅只有大腦具有可塑性,其他部位,器官也有。你應該早就懂得,當你過著養尊處優的時候,你的肌肉會萎縮,削弱你的體能。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你的社交網絡也具有肌肉這樣的可塑性。
你一般和別人待在一起多久呢?當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你感覺你們的默契怎么樣?從你的回答中就能發掘出你的社交能力了。
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對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培養人脈的技能的影響上進行了縱向的研究。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是隨便找來的。我們讓他們呆在一個古老的心智練習場所,讓他們學會對自己或是對別人更加溫暖一點,熱情一點。
然后我們發現,這些修行的人不僅變得更加樂觀和善于待人,并且還改變了他們的迷走神經張力。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迷走神經張力是不可改變的。就像你成年后的身高一樣。但是我們的數據顯示,這個東西是可以改變的,由你的社交習慣改變。
為了能夠更明白這個問題,讓我們先開一次小課,普及一下知識。
你的大腦與你的心臟是由迷走神經連接在一起的。你的心率有一點點變化都會影響到這個連接。所以心率的變化也就就影響到迷走神經的張力。
所以你的迷走神經張力越大越好。這表明你的身體的內部系統能夠更強勁地維護你的健康裝況。就像你的心血管系統,葡萄糖合免疫系統一樣。
先把這些身體問題放一邊,行為神經學家SephenPorges曾經說過迷走神經張力是面部表情和將曲調轉換為人類聲音的核心。通過提高人們的迷走神經張力,我們能夠增強他們的友情,同情心和人緣。
簡單來說,就是你對他人越友好,你的身體也就越健康。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那些孤僻的人身體柔弱,人緣好的人身體健康。你的友情能力也是遵守著這條自然法則“用進廢退”。如果你不去經常和人們面對面交流,那么你會發現你的基礎生理能力都在慢慢消失。
我們的身體的可塑性比我們想象的要牛逼的多。社會基因組學家也表示,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在細胞等級的基因表達方式也是可塑的,對應于習慣和行為。
社會基因組學家舉了個例子,就比如說我們的社交史或是孤獨史改變了我們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方式。因此,可以得出的是,剛結婚的新人們應該少關注點基因的問題多加關注他們的行為問題。比如在哺乳的時候發短信或是花了更多的時間去關注手機而不是他們的孩子。這會給他們或他們的孩子的基因表達方式留下深深的烙印。
當你別人面對面談笑時,你們之間會明顯地出現同步,你們的手勢,或是生理化學反應,甚至是神經元的相互連接。這是很微妙的時刻,你們兩者的大腦或是身體一次良好的感覺的來回也會提高你們身體健康的狀態。
如果你沒有訓練這個能力,那它會枯萎。幸運的是,跟別人和睦相處是很開心的事,并且機會到處都有。
所以當你下一次看到一個小孩或是一個大人時,把他從電子世界中拉進真實世界中。你不僅僅是在提高他的身體健康也是在建立他的同理心。你也同樣受益。朋友是不會讓朋友失去人性的。
相關文章
-
常曬朋友圈動態的3種心理現在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了,現在很多人都是有手機或者電腦,而且很多人在旅游的時候,或者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會曬出自己的幸福
-
微信群 讓你又愛又恨社交是人的重要屬性,心理學有一種理論叫六度分割理論,通過六個人你可以知道任何的信息,沒有社交機制,你就好像被關進了一個牢
-
內疚需要專業的引導有一天你可能因為傷害了別人而感覺到悶悶不樂,或者因為沒有充分的幫助別人而感覺到無比的內疚,內疚是一種精神上的傷害,這種傷
-
沒有什么煩心事是一句真誠的“謝謝”解決不了的一句簡單的“謝謝“究竟會有多大的魔力?生活中,原本是小事的絕大多數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對不起”,“謝謝你”來解決。人要懂得
-
拒絕別人,就是一種愛自己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拒絕。有時候,適當合理的拒絕,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不要擔心拒絕別人會讓你產生內疚心理,不要總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