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別人真的不可能
在兩個人交往之后,都希望自己身邊人的性格可以跟自己變得相似一點,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希望去改變別人,讓別人可以變得跟自己差不多,那么真的不可能么。
很多人在訴說自己的痛苦的時候,總是會說,如果ta不這樣……就好了。只要ta……改變,就好了。
好像一切的人際關(guān)系上的煩惱都來源于對方的某些缺點,或者固執(zhí)的某些觀點,才會讓自己那么痛苦,但是偏偏又知道,對方是無法改變的。
于是很多心靈雞湯的題目就會是,人不能改變他人,只能改變自己。
這句話聽起來貌似很對,因為對方是否改變的確不在我們的能力范圍。但是對方真的永遠不會改變嗎?
首先,就像每句話必須有主謂賓一樣,人是否會改變,也必須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對象和看特定的事件。
比如某人會說自己的丈夫非常小氣,總是舍不得在外面吃飯,必須回家做飯吃。和這樣的伴侶相處,自己總是無法享受美食,非常郁悶。
但是仔細了解之下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丈夫雖然對在外用餐堅決不同意,但是他在資助妻子的興趣愛好上卻非常慷慨,愿意給妻子購買昂貴的服飾等。
所以很多時候人是否會改變,端看是在何種情境之下。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一旦改變,那么我們看對方自然就和從前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以前可能還是彼此競爭的同事關(guān)系,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勝過對方,于是不僅僅是工作上會仔細觀察對方的優(yōu)缺點,生活中對于對方的某些信息也會格外敏感。于是乎經(jīng)常會因為對方某些言行,激起自己內(nèi)心的一些情緒或想法,甚至可能會因為對方無意間提到一句新聞,馬上回去更改自己的項目計劃。
但是如果一旦離開這份工作,彼此不再是同事競爭關(guān)系,那么很多對方的信息就不在能夠引發(fā)我們的情緒或想法,從而對這個人也不再介懷。那時無論對方做什么,或說什么都已然不能夠引發(fā)我們和以往一樣的情緒了,這時候我們會覺得是對方改變了,其實恰恰是因為情境和關(guān)系不同了。
那么我們到底要如何改變他人呢?
從上面兩點綜合來看,我們需要在另一個情境中,和對方改變關(guān)系。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需要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全面了解和接納對方,同時在改變關(guān)系上做出努力。
在很多情況下,其實想要改變身邊的人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也希望自己身邊的人可以跟自己的性格一樣的話,也許這些方法就是非常有效的。
-
常曬朋友圈動態(tài)的3種心理現(xiàn)在的科技發(fā)展也是越來越快了,現(xiàn)在很多人都是有手機或者電腦,而且很多人在旅游的時候,或者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會曬出自己的幸福
-
微信群 讓你又愛又恨社交是人的重要屬性,心理學有一種理論叫六度分割理論,通過六個人你可以知道任何的信息,沒有社交機制,你就好像被關(guān)進了一個牢
-
內(nèi)疚需要專業(yè)的引導有一天你可能因為傷害了別人而感覺到悶悶不樂,或者因為沒有充分的幫助別人而感覺到無比的內(nèi)疚,內(nèi)疚是一種精神上的傷害,這種傷
-
沒有什么煩心事是一句真誠的“謝謝”解決不了的一句簡單的“謝謝“究竟會有多大的魔力?生活中,原本是小事的絕大多數(shù)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對不起”,“謝謝你”來解決。人要懂得
-
拒絕別人,就是一種愛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拒絕。有時候,適當合理的拒絕,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xiàn)。不要擔心拒絕別人會讓你產(chǎn)生內(nèi)疚心理,不要總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