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和幫助失去至親的朋友
我們的一生中會有無數個朋友,也有的會離開我們。生命是人類無法左右的,死亡是我們不想去面對的。可是,當我們的朋友突然失去親人的時候,我們除了悲傷之外,該做些什么?去幫助和安慰那個比我們更傷心的朋友讓他們把難關度過去呢?
當我們接到消息,說某個認識的人死去時,隨著心思快速活動,我們會經歷種種反應。那可能是震驚、憤怒、歉疚,或是一種深刻、拉心扯肺的傷痛。當這些復雜的感受從心中劃過,我們會開始想到逝者的種種,為他們哀痛。想要做點事情。任何事情來撫平這樣的痛苦。但不幸的是,我們通常不知道該怎么對待朋友。
不要遲疑 盡快聯絡
最最重要的,是盡快和遭此打擊的人聯系上。對喪親者人來說,第一時間的接觸,是他們得到支持的最重要因素。收到喪親之痛的人會從他人那里得到力量和支撐,就像植物依
靠陽光而得以生存、茁壯。我們必須伸出援手,喪親者才能夠從我們身上得到力量。
如果距離不成問題,就應到場,倘無不妥,就立刻去探視喪親者。當然,有時候兩地相隔,這是辦不到的,若是如此,那就打通電話或寫封信去慰問,不要遲疑。
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
每次有親人過世,來安慰的人總會讓我們驚訝。他們總是我意想不到的人。起初,我會對某些近親好友感到失望和不滿,因為他們竟沒有在我悲傷的時刻有所表示。后來我才知道,我的悲傷會讓那些關系特殊的人手足無措,而真正來的人則比較適合幫忙。關系密切的朋友往往悲不自抑,內心猶豫,而未能到喪宅走動。他們幫不上什么忙,反倒是不由自主上門來吊唁的人,更能有力地為喪親者打氣。
我們在走排場的時候,通常會說些陳詞套話。我和很多有過喪親之痛的人談話得知,當一個人剛剛失去所愛時,最不適宜向他們講些客套話。老掉牙的客套話太做作,太沒有意義,一點都幫不上什么忙。事實上,那會讓哀戚的人覺得不被人了解,更感到孤單。那會覺得你太不夠朋友了。
-
常曬朋友圈動態的3種心理現在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了,現在很多人都是有手機或者電腦,而且很多人在旅游的時候,或者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會曬出自己的幸福
-
微信群 讓你又愛又恨社交是人的重要屬性,心理學有一種理論叫六度分割理論,通過六個人你可以知道任何的信息,沒有社交機制,你就好像被關進了一個牢
-
內疚需要專業的引導有一天你可能因為傷害了別人而感覺到悶悶不樂,或者因為沒有充分的幫助別人而感覺到無比的內疚,內疚是一種精神上的傷害,這種傷
-
沒有什么煩心事是一句真誠的“謝謝”解決不了的一句簡單的“謝謝“究竟會有多大的魔力?生活中,原本是小事的絕大多數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對不起”,“謝謝你”來解決。人要懂得
-
拒絕別人,就是一種愛自己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拒絕。有時候,適當合理的拒絕,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不要擔心拒絕別人會讓你產生內疚心理,不要總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