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的大學流行病:網絡性心理障礙
新華網蘭州(記者張目)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即熱衷于把網絡當成排譴的對象。但這種虛擬的排泄方式同時也帶來了包括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種種副癥狀,醫學診斷稱之為“網絡性心理障礙”。
面對似乎是無所不在的網絡王國,大學生真的難逃此劫嗎?西北師范大學BBS論壇校方管理員呂欣告訴記者,網絡作為新興媒介,已成為新一代大學生越來越推崇的一種溝通和排譴方式。但由于網絡特有的隱秘性和虛擬性,某些時候網絡也會成為誘發心理問題的“惡之花”。呂欣通過對學校論壇的監管發現,不少大學生會表現出現實生活中難以察覺的心理問題,比如崇尚暴力、色情,宣揚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去年學校還有一位同學因現實生活不如意,就在網絡里為自己重造性格與身份,最后患上了“網絡依賴癥”,整天沉湎于自我想象出來的虛幻世界中,一會兒不上網就坐立不安,甚至出現了幻覺。
對此,蘭州醫學院心理學專家王方榮指出:網絡作為心理排泄的一種方式,具有其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既不能否認網絡可以帶給人們更為坦率和開放的交流與溝通,也不能忽視因網絡存在種種角色虛擬而帶來的弊端。許多大學生患上網絡性心理障礙就是因為網絡淡化了現實中自己的種種弱勢,但卻不明白自己的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樣的學生會感到,在虛擬的世界中一切都沒問題,回到現實中各種問題卻越來越難解開。”王方榮說:“所以完全依賴于網絡進行心理壓力釋放,或單一采用網上心理咨詢和救助的措施并不是很可取。”
王方榮指出,雖然網絡性心理障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但也是可以避免的,大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不必因此過分擔心,或對網絡采取完全的禁忌。其實,只要掌握合適的上網時間及頻率,端正上網的目的和心態,正確處理現實與虛擬的關系,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患上網絡性心理障礙,一些壓力和不良情緒甚至還能因此得到釋放,使人獲得心理平衡與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