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
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玩游戲又擔心抹殺了他們生活的樂趣,那么這個問題又應該怎么解決呢,下面就給大家具體的來講講吧。
喬·狄雷博士是一位洛杉磯的臨床心理學家,他專治兒童與青少年,也是《游戲玩孩子:如何在數碼世界中離線、并再與人連接》的作者。狄雷從混亂之中整理出應付孩子和屏幕的一套平衡、公平的作法。節制對50歲的人來說算是難教的概念,更何況是15歲青少年。可是,狄雷為這個概念呈現了一個構架以及邏輯性的論點。
狄雷博士剛好住在附近(他和太太卡麗·狄雷博士一同在洛杉磯地區的一家診所就業),他也定期志愿參與國家心理治療日的活動。他好心地分享了自己對游戲和育兒的想法。
【注:瑞恩——瑞恩·豪斯(原作者),喬——喬·狄雷(受訪者)】
瑞恩:你長大的時候最愛的是什么電子游戲?
喬:我被原版的《超級馬里奧兄弟》所吸引。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讀小學的時候,朋友給了我在《拳無虛發》(Punch Out)游戲中直接前往邁克·泰森(Mike Tyson)的密碼。我在游樂場上死背這個密碼,直到能夠回到課室寫下來為止。
瑞恩:你喜歡電子游戲的哪一點?
喬:我喜愛電影和電視節目,因為它們感覺上很親密,猶如熒幕里會說話的人頭在直接和你這位觀眾說話,或者特別為了你而表演似的。我得到了我的任天堂(游戲機)的時候,就好像我能同時扮演觀眾和熒幕里的人的角色,因為我操控了他的每一個舉止。我不需要觀看別人和泰森打斗,是我親自和泰森打斗!
瑞恩:孩子們喜歡游戲和影視,父母則喜歡孩子溫順的時候不需要父母陪,就能休息片刻。那電子游戲到底有什么問題?
喬:這就是“屏幕時間”的矛盾中最棘手的問題。游戲和科技沒有本質的問題,但是即使內容表面上似乎無害,卻有可能根本上不恰當;又或者配備使用的時間長短,以及一天當中的時段,可能造成嚴重的問題,就好像骨牌效應一樣,影響工作、學業及人際關系。
今天的游戲設計讓你永遠玩下去!泰森以前會迅速地將你打敗,強迫你重新開始,你最后要決定要休息或者準時上床。但是像《我的世界》(Minecraft)的游戲根本沒有“游戲結束”這回事。你只要繼續玩,它就會繼續給你虛擬商品作為獎勵。這就好像你玩到不能自拔的老虎機一樣。
瑞恩:這方面有什么研究正在進行著?科學上有什么觀點?
喬:像《我的世界》的游戲,有助于培養解決問題和導航的技能以及視覺空間認知,但是還有許多游戲和線上服務,讓你在虛擬世界中參與那些已經充斥我們的社會的那類活動,如暴力、貪婪、為自己的享受而將彼此物質化。
長時間玩暴力電子游戲,阻礙了同理心和道德推理的培養。多數屏幕所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這是一種天然的助眠劑,因此使用游戲配備會使入睡更困難;若是剛使用游戲配備的話,睡眠的品質則會變差。
瑞恩:簡單來說,父母要怎么引導孩子作出更健康的選擇?
喬:個別場合、個別小孩、個別游戲,情況將會不一樣。每種情況的一個簡單的經驗法則,就是花些時間考慮應該使用“順勢療法”或者“西醫”途徑。順勢療法提倡,微小劑量,即使是有潛在危機的事物,都能促進整體健康。
舉例說明,偶爾使用適當的應用程序,能幫助我們和世界溝通、交換信息、實踐自律,這都假設我們能自行關掉屏幕。西醫角度提醒我們,有些時候是有必要完全排除威脅,像是它有根本的危險性的時候,例如,當小孩深夜的時候不受監督的情況下登錄社交媒體,或者應用程序太過令人沉迷,使得被玩的反而是玩家,因為他沒有意志停止使用。這種情況之下,或許是時候阻擋或完全刪除該程序了。
所以其實讓孩子適當玩游戲還是應該的,只要家長適當的控制孩子們,不讓他們沉迷于游戲當中就可以了,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放開空間讓孩子們盡情的玩耍吧,不要擔心他們會因此影響學習呢。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