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的網際網絡使用
臨床心理學博士Kimberly S Young 曾經作了一項研究:針對496位出現嚴重上網行為的網絡使用者依據精神疾病統計與診斷手冊第四版(DSM-IV)內對病態性賭博的診斷標準作分析。因為病態性的賭博與網絡上網的型態最相似:同時都出現失敗的沖動控制,但是都并未出現“物質中毒”的情形。在這個研究中對于網際網絡這個名詞的定義是:任何線上的系統或是網絡(包含真實的網絡、公告版系統或是其它自由系統等..)。受試者是一群活躍的網絡使用者,同時也針對該研究的問卷加以回答。如果受試符合以下4個或是4個以上的準則且持續超過12個月以上的時間就會被分類為依賴型的網際網絡使用者(Independent Internet users );另外,如果并不符合3個或以上的標準或是期間未達12個月就被分類為非依賴型的網際網絡使用者(non-dependent users):
1.覺得整個心思都被網際網絡占據(下線的時間幾乎都想著網際網絡)
2.覺得需要增加使用網際網絡的量或時間才能達到滿足
3.覺得自己無法控制網際網絡的使用
4.當嘗試要切斷聯機或是停止網際時或變得易怒
5.使用網際網絡來逃避問題或是不好的心情(無助感、罪惡感、焦慮或是憂郁)
6.欺騙家人或是朋友隱藏在沉浸在網際網絡的實際情形
7.因為使用網際網絡導致重要關系、工作、教育或是職業功能的重要危害
8.雖然花費過多金錢在網際網絡上,仍持續上線
9.下線的時候經歷到“退縮withdrawal”(逐漸增加的憂郁與焦慮)
10.待在線上的時間比一般人的更長,時間更多
研究結果發現,496位自愿的受試者中,共有396(239位女性,157位男性)位被分類為依賴型的網際網絡使用者,100位被分類為非依賴型的網際網絡使用者。
在這些被分類為依賴型的網際網絡使用者,Young博士發現這些人有明顯的成癮行為型態。成癮的網際網絡使用者就有如病態的賭博、飲食疾患一樣,會明顯的迫害個人的學業、社交、職業或是經濟功能。
Young博士表示先前的研究發現男性大多是以科技基礎為主的成癮,但是我們目前的結果發現大部分符合這些診斷標準且發展出成癮行為的受試大多是中年而且是在失業狀態的女性。
隨著逐漸擴大的網際網絡使用市場,Young博士建議使用篩檢的檢查清單來篩檢網絡的成癮,同時將來的研究方向可以集中在流行率、網絡事件以及潛在網際網絡盛行的可能應用,以進一步提前防止網際網絡使用成癮的增加。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