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上網的心態淺析
中學生現在上網的很多,有極個別甚至上網成癮。中學生上網心態如何?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這么迷戀網絡?筆者就這個問題做了一些調查,結果如下:
中學生上網有很多開始時只是因為好奇,直到現在有一部分學生仍然是因為好奇才上網。電腦、網絡畢竟是新鮮事物,學生接觸的時間不長,很多學生的家里也沒有電腦,這就給電腦、網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中學生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很多學生多想領略一下電腦的奧秘,網絡的神奇。正是這種好奇使得他們上網。
對于中學生來說,尤其是農村的中學生,接觸電腦,只是近幾年來的事情。在此之前,電腦、網絡只是書本上的一個名詞,對它們,學生并沒有感性的認識。近幾年來,很多學校開設了微機課,有許多的小學也學習了一些零星的電腦的知識。當學生只會開機、關機,連打開一個文件都不會的時候,對于網絡,他們仍沒有任何的好奇。隨著學習的有關的操作和知識的增多,有關網絡的知識開始進入學生的視野,從教師演示時為學生隨機打開的網頁,學生都覺得自己的視野一下子開闊了不知多少倍,那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也一下子的膨大的無邊無際。隨著對于網絡的認識和了解的增多,渴望更多了解網絡的心思就日益增高。另外是否上過網已成為中學生是否“現代”的重要標志。在好勝心和好奇心的雙重驅使下,使他們對上網非常熱心。
學生,尤其是中學生上網,通過資料顯示,對于學生上網的目的只有極少數學生上網是為了獲取有關信息或查閱、下載資料等,大多數學生上網是玩游戲、聊天、交友、聽音樂、看電影等等,目的只是為了消磨時間,借以彌補空虛的心靈。
中學生上網的另一個心態就是為了娛樂,貪圖電腦游戲的刺激,借以逃避現實的不愉快以尋求安慰。很多學生會在情緒波動、學業和情感方面煩惱、與他人特別是家長發生沖突時去上網。
有的學生性格外向,爭強好勝,電腦游戲恰恰迎合了他們的心理需求,玩起來感到刺激過癮;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在人際關系上比較收斂含蓄,玩電腦游戲時客觀上要求“急流勇進”,極大地激發了好勝心,與常態下的心理狀態產生了強烈的“互補”,心理上感到平衡,也會產生濃厚興趣。
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缺少知心朋友、靦腆害羞、缺乏自信、缺少家庭和學校關注、支持的青少年,更容易對網絡游戲形成依賴。由于他們在網上作某種游戲,可能會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就得到回復和游戲加分等獎勵,有時還得到一些來自陌生網友的夸獎、贊賞,這使他們產生了網絡比真實生活更有意思的幻覺,進而主動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可自拔。
中學時代是一個人的少年時代,是一個人由孩童逐步向一個少年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中學生有一種叛逆的心理,有反復變化的情緒,有不愿與父母分享的秘密,有自己不可告人的內心世界,而網絡恰恰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傾訴、可以發泄、可以想象的世界,盡管它是虛幻的,卻也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
許多的中學生上網就是想找一個可以分享自己的秘密,承擔自己的煩憂,一個可以無拘無束傾訴的對象。網絡交友成為學生的最愛。由于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青少年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異性并不怎么了解,與異性的交往受到了很大的約束,內心有一種與異性交往的欲望,而這種欲望可以在網絡上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和滿足。
很多中學生上網就是為了在網絡上找朋友,利用網絡聊天。這是中學生上網的另一個心態。
網絡交友具有距離感、神秘感,給人以更多想像空間。網絡交友,可即時傳遞情意,又無須對所說的話負責,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構建一種似真又浪漫的親密友誼。網絡交友主要靠文字,文字不像語言那樣就事論事,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看不清什么是謊言,什么是事實,往往會讓人在不自覺中進入美麗和幻想的空間。
網絡朋友關系平等,身份無尊卑、地位無高低,使得網絡交流毫無顧忌。大部分青少年上網是為了發泄情感,把自己高興的、不高興的、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與網友一起“分享”。他們對身邊的人不太相信,在現實中把自己的思想封閉起來;同時他們又覺得網絡是虛構的,只是交友的工具。導致這種態度的根本原因是網絡交往的平等性和隨意性。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交往難免局限于雙方的現實利益處境和特定的身份關系中,如親戚、同事、上下級、同學關系等等。這當中只有同學之間的關系可以略為平等和隨意,可能發展為知己,但這只當同學不在同一個單位時成為可能,若由同學再成為同事或上下級后,他們的關系反而漸漸疏遠。
從理想的情況來看,網絡似乎為交往提供了打破現實利益和身份關系的一種新的可能性:在網絡交往中,無論你在現實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顯赫,或者是家財萬貫,但到了網上也同其他任何人一樣無任何特權,只不過是一個符號(網名)而已。談不來照樣會沒人理你,將你晾在一邊;除了一個網名和性別(有時性別也未必真實),網絡交往完全集中到語言和思想的交流上了,少了許多現實中的爾虞我詐和利益沖突。因此,網絡情感產生的機率大大超過了現實中的人際交往,亦就不足為奇了。
但實際上,這種所謂的平等和隨意其實完全是虛擬的:一方面,只要網絡交往發展為現實交往,就不可能擺脫性別、年齡、地位等身份關系的制約;另一方面,如果局限于網絡交往,則你永遠都不可能辨別出包括情感關懷在內的各種信息的真實性。
網絡具有隱藏性、隨意性,能讓上網者無拘無束。每個人都有傾吐和被了解的需要,網絡提供了一種方便、自由的空間,讓人可以在匿名的保護傘下,暢所欲言。在交往對象方面,國內外相關調查表明,大多數青少年上網以結交同齡異性朋友為目標。有過上網經驗的人可以切身體驗到,網絡中的匿名交往使得異性之間的交往變得無拘無束。任何上網者,都可以借助網名,通過聊天室、BBS、個人主頁,在無數陌生的網友面前,無拘無束地、毫無顧忌地、充分展示他的個性色彩。在五花八門的聊天室中,隨時可以找位陌生的網友隨意地聊幾句,聊得來就繼續,聊不來則隨時中斷,可以不拘禮儀一走了之。在匿名性的保護下,所聊的主題可以毫無顧忌,無需什么開場白或客套話,可以直截了當地奔主題勺說出自己想說的。匿名使網友們如同隱身人一般,隱秘地進行著各種網絡交往活動,而完全不為他人所知。
網絡交往的這種無拘無束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性中的情感交流的本能和個性得以充分張揚。即使是生性最為害羞和拘謹的人,在網絡中呆久了也會漸漸地改變,甚至于也會在網上對著陌生的異性說:嗨!咱倆聊聊!交個朋友吧!從來沒有人會對此覺得有啥不妥。這就是網絡!大多數網迷在網上一年中所結識的異性朋友遠比現實生活中花一生時間所能結識的異性朋友要多得多。在交流和溝通的話題上,也是毫無限制,甚至于連東方人平時在生活中諱莫如深的一些話題,也會包括在內。比起現實中的朋友交流,內容涉及要遠為深透和廣泛。特別是一些性格較內向、不善表達自己的人,在網絡交友中可以得到社交上的滿足(但也會因此導致網絡沉迷)。
以上種種,就是現代中學生上網的心態。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