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診斷標準出臺 游戲成癮納入“精神病”范疇
8日,我國首部《網絡成癮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玩游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病”診斷范疇。
僅有醫學標準難以樂觀
此項網癮診斷標準是否就能如同生理疾病的診斷標準那樣充當診斷某種疾病的診治指南,從此讓那些被網癮困擾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呢?筆者對之不太樂觀。因為網癮尤其是網游成癮不單是個體社會成員的精神問題,更像是困擾我們整個社會的一種“流行病”。
當下,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玩家群體正在日益壯大,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的“癡迷級”玩家頗為不少,有些網游玩家甚至到了一上網開打連自己姓甚名誰都可以忘記的地步。從在校的小學生到研究生,從輟學生到已經從事社會各種工作的職場人士,到處都不乏嚴重的網癮者。
因此,僅僅有網癮診斷標準也許幫助一些網癮嚴重的“患者”短期內暫離網游,但是它不太可能徹底讓成癮的青少年徹底遠離網游。即便有關部門出臺強制的措施讓網游商關張,讓青少年不能接觸網游,他們也會尋找新的游戲方式代替讓他們成癮的網游。這些精神空虛的網癮者其實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能終生堅守的信仰和追求,是探索和形成人生價值觀的思想動力和理念,以及個體生活和發展必須的社會空間。
利用“倒逼效應”去除網癮
關乎成癮醫學的研究與防范是科學,網游成癮納入精神病管理不是人格歧視,而是科學界定。科學界定之后,就給防治網癮提供了療治根本的有效手段。從既往的情況看,對于上了網癮的青少年,學校和家長無非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和懲罰矯治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明顯。也正因為沒能對癥下藥,網癮就成為青少年教育久治不愈的大難題,并有蔓延傳染之勢。
確定網癮屬于精神疾病,就可以在專業醫學的指導下進行藥物、心理雙管齊下的戒斷治療,從而滌蕩蟄伏于意識深處的網游誘惑。
同時,此舉還可產生一種具有威懾性的倒逼效應。精神病在中國是個禁忌話題,沒有人愿意成為精神病患者。這對那些已經深陷網癮的人來說或沒有警示意義,但對那些剛剛涉足網游或還沒有介入者而言,“精神病”無疑具有極強的心理威懾,倒逼他們慎對網游,在心理上形成理性應對網癮的防護墻。這種既潛移默化又防患于未然的舉措,使其具有預防和療治的兩重功能。
僅有醫學標準難以樂觀
此項網癮診斷標準是否就能如同生理疾病的診斷標準那樣充當診斷某種疾病的診治指南,從此讓那些被網癮困擾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呢?筆者對之不太樂觀。因為網癮尤其是網游成癮不單是個體社會成員的精神問題,更像是困擾我們整個社會的一種“流行病”。
當下,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玩家群體正在日益壯大,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的“癡迷級”玩家頗為不少,有些網游玩家甚至到了一上網開打連自己姓甚名誰都可以忘記的地步。從在校的小學生到研究生,從輟學生到已經從事社會各種工作的職場人士,到處都不乏嚴重的網癮者。
因此,僅僅有網癮診斷標準也許幫助一些網癮嚴重的“患者”短期內暫離網游,但是它不太可能徹底讓成癮的青少年徹底遠離網游。即便有關部門出臺強制的措施讓網游商關張,讓青少年不能接觸網游,他們也會尋找新的游戲方式代替讓他們成癮的網游。這些精神空虛的網癮者其實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能終生堅守的信仰和追求,是探索和形成人生價值觀的思想動力和理念,以及個體生活和發展必須的社會空間。
利用“倒逼效應”去除網癮
關乎成癮醫學的研究與防范是科學,網游成癮納入精神病管理不是人格歧視,而是科學界定。科學界定之后,就給防治網癮提供了療治根本的有效手段。從既往的情況看,對于上了網癮的青少年,學校和家長無非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和懲罰矯治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明顯。也正因為沒能對癥下藥,網癮就成為青少年教育久治不愈的大難題,并有蔓延傳染之勢。
確定網癮屬于精神疾病,就可以在專業醫學的指導下進行藥物、心理雙管齊下的戒斷治療,從而滌蕩蟄伏于意識深處的網游誘惑。
同時,此舉還可產生一種具有威懾性的倒逼效應。精神病在中國是個禁忌話題,沒有人愿意成為精神病患者。這對那些已經深陷網癮的人來說或沒有警示意義,但對那些剛剛涉足網游或還沒有介入者而言,“精神病”無疑具有極強的心理威懾,倒逼他們慎對網游,在心理上形成理性應對網癮的防護墻。這種既潛移默化又防患于未然的舉措,使其具有預防和療治的兩重功能。
相關文章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