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完全可以治療心理障礙--心理疏導的技術
精神分析的弊病在于其漫長的過程和由此帶來的昂貴費用,精神分析從探索病人的潛意識入手,回溯病人的成長史特別是童年史,其中要不斷地戰勝病人的阻抗和防御,精神分析猶如一次長征,這個過程漫長而令當事人痛苦(當然,這種痛苦是成長的代價)。心理疏導療法首要的任務就是讓病人相信,隧道的前方是有亮光的,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者是屬于自己。自信心,這是非常的關鍵。
網絡咨詢完全可以治療心理障礙--心理疏導的技術
(一)心理疏導療法是一種短兵相接的心理治療方法。
精神分析的弊病在于其漫長的過程和由此帶來的昂貴費用,精神分析從探索病人的潛意識入手,回溯病人的成長史特別是童年史,其中要不斷地戰勝病人的阻抗和防御,精神分析猶如一次長征,這個過程漫長而令當事人痛苦(當然,這種痛苦是成長的代價)。
人本主義強調病人的自我成長,強調來源于病人的力量。認知行為療法的醫生象個教練,它并不去探索病人的內在動力。
心理疏導療法結合了短程療法和長程療法的優點,它既能夠在短期內快速起效,使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改變,然而,這種改變又是深入持久的,是個長期的過程,也是長期的效果。
短兵相接的必要
心理上的戰爭是艱苦而慘烈的,其痛苦的程度只有當事人能夠完全明了。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戰士,然而,這個戰士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是否能夠再堅持下去不致于被完全擊垮。
心理疏導療法首要的任務就是讓病人相信,隧道的前方是有亮光的,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者是屬于自己。自信心,這是非常的關鍵。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自信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覺得自己是能夠依靠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足夠勝任自己的任務。自信能夠激發自身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對于心理治療來說是重要的。
一個具有心理問題時,總會認為自己的問題是與眾不同的。而實際上,無論一個人的心理具有多么的獨特性,無論想法是多么的古怪,無論實際問題是多么具有個體性,他都不是獨一無二的。現實中,有成千上萬的人與他一樣,也有成千上萬一樣的人靠著心理疏導的幫助走出了心理的困境。心理疏導療法會以病人相類似的成功個案來激發病人的信心和動力。
勇于面對。心理障礙是令人痛苦的,每一個病人都急于擺脫,然而,心理治療同樣是個令人痛苦的過程。因為有一些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癥狀)的面對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承認它是一種巨大的挑戰;而改變同樣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心理疏導療法要讓病人有接受痛苦的準備并有去面對它的勇氣。心理疏導醫生永遠是病人的同盟軍。
實質。現在是由過去塑造而來的,不透過過去,是不會明白現在的,所以心理疏導療法也注重病人的成長史,了解他在過去曾經發生了什么,但它并不深究每一個過去事件背后的意義,了解過去只是為了改變現在。所以,工作的重點在于改變現在。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病人在自己的問題中會迷茫不清,而一個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往往會一眼看出問題的實質。至于是不是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還是循循善誘,引導當事人去理解或者讓病人在具體的情境中去體會,各種不同理論背景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方法,而心理疏導療法采取短兵相接的辦法,它會指出病人的恐懼來。當然,這種指出是有技巧的,必須讓病人不要感覺到批判和指責。
要讓病人一下子意識到自己心存恐懼,這是很重要的。要讓人一下子意識到問題的核心,然后圍繞這個核心來想辦法。
指出病人的怕,也會讓病人感覺到被理解,被共情。病人能夠比較容易地認同這個怕字,然后要進一步指出其逃避。這是有一個接受的過程,病人不會很快理解和接受這個判斷,我們需要給他時間,這個時間便是成長的時間。
一旦他真正理解自己的逃避,他便處于陣地之上,他會發現和理解自己不應該再逃避,他會用一種更為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這是問題發生良好轉變的開端。
正是因為病人內心存在一個怕字,他喪失了一種安全感,所以心理疏導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提高他的安全感。
(二)心理疏導的關系,是一個治療同盟的關系。
建立良好的咨患關系對于心理治療的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疏導療法對心理醫生有明確的要求,主要是對人的理解,強調把病人看作人,而不是待修的機器。
與人做交流,必須具有情感,情感的交流在心理咨詢和治療中占有主導地位。主張用藥物進行心理治療的,恰恰忽視了情感的作用,用藥物代替情感的交流,使治療顯得冷冰冰。
心理疏導的情感應該包含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要有溫暖感,表現為對病人的積極關注,接納和包容。
二是要有深刻的理解,對病人的共情,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理解病人的困難和處境,理解他此時此地的心理。
三是要有可靠的信任,相信病人有足夠的動力能夠走出困境。
四是要有不批判的指責,對于病人的心理問題,對于他的退縮、逃避或者阻抗,不批判,不指責,允許病人自由地、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維、觀念,包容和接納,甚至對心理醫生的不滿、抱怨、憤怒。
通過情感的交流,要讓病人感到溫暖、安全和開放,能夠主動打開自己的心靈,這是改變自我的第一步,這是心理疏導能夠取得成效的可喜開端。
良好的情感交注,使咨患雙方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結成牢固的聯盟。
(三)心理教育,認識問題的實質
要不要進行心理上的教育,各種流派有不同的看法,認知療法強調與病人的討論,向病人介紹療法的機制和目標,如何識別自動思維和核心信念。
心理疏導療法強調從ABC開始,提高病人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轉變病人對心理認識的誤區,特別是心理作用的機制,加強對心理疏導療法的理解,使病人認識到問題的實質、根源和解決的辦法。
心理疏導醫生和病人可能會討論這樣一些問題:諸如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素質?為什么會產生心理障礙?心理障礙的表現;心理疏導的機制等等。
通過心理教育,讓病人聯系自我,認識自我,對自己的困難和處境有一個全新的視角,讓他們重新看到希望和力量,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心理教育是開啟希望的鑰匙。
(四)習以治驚,在行為中改變。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心理治療中也積累了長期的經驗。心理疏導療法取其精華,特別是“習以治驚”的方法。
心理疏導療法強調實踐,在實踐中體會和改變,認知——實踐——認知——再實踐——改變的優化。
常話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改變,最后體現在行為上,體現在面對生活上。
習以治驚,是長期的、反復的、漸進的實踐。習以治驚是一場持久戰,分別有防御——相持——反攻的階段。
“驚”是恐懼,是怕,是逃避和退縮。正如一個戰士,剛上戰場的時候,會被紛飛的炮火,迷漫的硝煙,震耳的爆炸所嚇倒,但是,戰斗持續一定時間后,恐懼會慢慢減弱。
我們第一次做什么事情,總會有些不自信、害怕和緊張。我們要承認這種恐懼,承認才能心安,心安才能改變。如我們不斷地去排斥這種恐懼,這猶如在地上要把自己拔起來一樣不可能,徒增加失望和痛苦。
實踐,做我們應當做的,在做的過程中,會有痛苦,會想到退縮,會打退堂鼓。這時候,相當于相持階段。病人需要鼓勵,需要支援。
最后,經過習以治驚,我們能夠面對、適應和坦然。
改變,是在認識條件下的行為中產生的。
強迫思維患者容易在思想上作戰,我們要把戰場移植到實際生活中來,移植到針鋒相對中來。
(五)順其自然,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一個拳頭能夠攥多久呢?我們最后還是會松手的。自然是個老師,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順應規律,自然就是隨心所欲,但不逾矩。自然,才有自由,而自由,特別是心靈的自由,是我們苦苦追求的。心理障礙的一個特點,就是心靈受困,受限制和束縛。
順應自然不是消極的無為態度,不是無所作為。順應自然,是一種積極的拓展技術,是面對現實,是改變自我。
順應自然,接受那些不可改變的,不必有無奈之心;順其自然,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不必有畏懼之心。
順,就是承認和面對現實規律。
自然,就是不做作,不矯情,不給自己無謂的壓力。
(六)改造個性,長期的人生責任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個性的形成是長期的,個性的改造也是長期的。
個性并無好壞之分,然而,個性對自我而言,是否協調,是否不利于自我的生活。
個性,也稱之為人格,是一個人總的心理特征。一個成人,他的個性已經具有牢固的結構,要完全改變,甚至推倒重來,是不可能的,但要做一些適當的修正和調整,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因為人總是在不斷完善之中的,當然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堅韌的毅力。至于改變的過程,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么要改變?哪些可以改變?怎么去改變?所以,前提還是一個認識的問題。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這是一項長期的責任。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