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少年監獄懺悔:網絡色情毀了我一生
18歲的張武(化名),身材瘦小,皮膚白凈,言談中有幾分拘謹。如果不是他身上的一身藍色囚衣,記者很難將他與強奸殺人犯聯系到一起。
2009年7月19日,長期沉迷于網絡色情的張武因強奸并殺害了一名13歲的幼女,被判處無期徒刑,被送到河南省平原監獄服刑。
張武為滿足一時的欲望,付出了終身失去自由的代價。他內心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在他釀造悲劇的軌跡中,又折射出哪些社會背景?
11月16日,記者來到平原監獄,試圖分析張武的成長及犯罪軌跡,尋找悲劇背后的警示。
自卑封閉埋下悲劇種子
1992年,張武出生在河南一個農村家庭。那年,張武的父親46歲,母親44歲,屬于中年得子。
張武有著不同尋常的童年經歷。他告訴記者,自己是母親改嫁后生的,他有同母異父的一個哥哥、兩個姐姐。14歲前,父親長期在外務工,張武隨著體弱多病的母親,先后借住在哥哥、舅舅家。14歲后,他才和父母親住在一起,有了完整的家庭。
與大多數農村孩子一樣,面對家境的困窘,張武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他學習很刻苦,“常常下晚自習后,還帶書回家看”。在他的記憶中,上初二、初三時,自己只有一次沒能考入班級前10名。
小學、初中階段,張武成績優秀,卻沒法克制自己心理、性格的變化。家境貧困,讓他日漸產生自卑心理;父母經常爭吵,讓他在鄰居面前“很丟面子”;甚至,父母的年齡也讓張武苦悶至極。
初二暑假,突然而至的“青春痘”嚴重困擾了張武,他覺得別人總拿異樣的眼光看他。他認為自己家里窮、長相不好、沒有特長,簡直一無是處,自卑心理愈發嚴重。
進入初三,張武常常感到壓抑、煩躁,內心自卑而敏感。他同時把自己封閉起來,平時很少說話,有事也不愿意與別人溝通。
張武的變化,并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他的父母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也不高,除了要求張武好好讀書外,其他方面幾乎沒有交流。另外,在學校,老師關心的也只是張武的考試成績,“其他都是次要的”。
在張武十幾年的生活中,沒有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詢的概念。沒人關心這個苦悶少年的內心世界——他能做的,只是把苦悶埋在心底,任其自生自滅、自然發展。
2008年6月,張武考取了縣城的重點高中。但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他選擇了一所鄉鎮高中——學校免3年學費,每月還發250元生活補貼。
在張武看來,這個選擇成為他滑向罪惡深淵的開始。
從手機到網絡 色情信息泛濫
剛上高中那會兒,張武學習依然很努力。但他很快發現,班里的學習風氣太差,漸漸地,他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
這時,他開始接觸手機網絡。“學校每月給我250元,有時候家里再給點生活費,我花不完,就買了部手機。我用手機上網,起初是想看武俠小說,但網絡里的黃色信息無處不在,常常自動就跳出來了。”張武說,以前他對“網癮”很不以為然,但他出于好奇接觸網絡色情后,卻沒能管住自己,并且一發不可收拾。
從此,他幾乎天天用手機上網。起初,他只是在課間上網,后來,碰到不喜歡聽的課,他整堂課都在看手機。再后來,每晚睡覺前,他會躲在被窩里上網,“有好幾次通宵上網,第二天上課就昏昏欲睡”。甚至,他還邊走路邊用手機上黃網。
漸漸地,張武不再滿足于僅用手機網絡獲取色情信息,他發現了一個“好去處”——學校周邊的手機營銷店,往往會主動向學生兜售色情內容,往手機內存卡上復制一部黃色電影4元,黃色圖片和文字也明碼標價,以此斂財。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3個多月后,張武的活動范圍擴展到網吧。一次放假回家的一個晚上,他和村里的同伴來到老家附近的網吧。在同伴的幫助下,他進入了網絡的色情世界。那次,他次日凌晨6點多才離開網吧,“出來后壓抑得難受”。
“我們那有很多黑網吧,根本沒人管,也沒人看身份證,不管成不成年,給錢就可以了。”張武說。
張武在沉迷網絡色情的路上越陷越深,但在父母、老師以及同學那里,他成功地維持著自己本分、勤奮的“好孩子”形象。張武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愛上黃網,但他認為“很丟臉”,所以不會讓身邊人知道,即使同寢室的室友也不例外,“他們只知道我愛上網,但不知道我上的是什么網”。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