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習慣透露了你的心理狀態
讓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你是誰?——什么讓你與眾不同,是你所擁有的東西、你穿的衣服、你開的車嗎;又是什么組成了你的精神世界,是你作的決定、說的話、感受事物的根源嗎。而第二個問題是,你如何使用因特網?
盡管這些問題看上去并沒有什么聯系,但事實并非如此。很顯然,你所偏好的因特網內容會顯露出你的心理特征。夜深的時候,還在因特網上玩高額賭注撲克,很可能你是一個冒險者。喜歡將自己的K歌視頻上傳網絡,很顯然你性格外向。但是,因特網使用構成——發郵件,網絡聊天,看流媒體,還是多任務模式(在多個應用程序或網頁間來回跳轉)的頻率——是否也能顯示出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嗎?這些行為本身,而非具體內容,是否同樣能夠預測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呢?最近,一個由計算機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心理學家共同組成的課題組的最新研究認為,這是可能的。事實上,他們的數據顯示,這樣的分離能夠預測出上網者心理特征的一個重要方面:抑郁程度。
首先,參與調查的200多位志愿者接受了一個有關“近期印象深刻的事件”的調查。而志愿者不知道的是,調查表中調用了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CES-D,常用于評價抑郁程度的調查表)。同時,研究人員將志愿者的網絡行為分為三類:“聚集”,表示聯網時從網絡中獲取或發出多少信息;“應用”,表示志愿者使用網絡程序(例如:電子郵件、瀏覽網頁、下載視頻等)的廣泛性;以及“熵值”,顯示使用者發出或接受到的信息流的隨機度(本質上,反應出一個人發出或受到的基于不同內容源的信息的內容)。隨后,研究人員將量表得分與個人網絡使用習慣聯系起來。 scale scale
同時,研究人員并不知道志愿者在網絡上看到的具體內容(比如,抑郁組——瀏覽內容完全暴露了他們),僅僅知道他們如何使用因特網。所用的數據都沒有顯示使用者正在訪問哪一個確定的網站,也沒有顯示他們聊天或郵件中的具體內容,也不知道他們下載的文件類別。研究人員只知道志愿者使用不同類別的網絡工具,以及他們同時使用多種資源的傾向。
最終的結果顯示,某些特定的網絡使用模式與抑郁有關。例如,過分地P2P文件傳輸,過多的網絡郵件或聊天交流,以及經常在多個網站或者網絡資源之間快速切換,均顯示出較高的抑郁傾向。盡管,這些行為可以預測抑郁的具體原因尚不明了,但是每一個行為均與前期抑郁調查問卷結果相符合。在不同網站之間快速切換可能反映出使用者的興趣缺失(指情感體驗的能力降低),正如人們拼命地尋找情感刺激。與此相似的是,過多的郵件或網絡聊天顯示出現實生活中可面對面交流的關系缺少,因此人們試圖與遙遠的朋友維持聯系或是在網絡上遇見新朋友。
這些數據在許多方面為我們提供了積極的提示。抑郁很普遍,也很危險。最近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預測美國近10%的成年人有抑郁的臨床癥狀——包括缺乏食欲、失眠、無法集中精力、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以及長期的失敗感。而其他年齡段的患者比例更高。例如,美國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2011年報告顯示,去年接近30%的大學生擁有“抑郁已經影響到我的正常社會功能”的感受。
好文推薦: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