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里我們的情緒該如何表達?
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時候,如何避免采用自己都深惡痛絕的壓制性的或者暴力性的語言和態勢,需要我們所有人認真對待,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新聞由頭:網名“芥末”的女子在新浪博客發文連載自己6年的婚姻故事。2009年年底,她將自己的博客內容整理出書《裸婚》。她的前夫不堪忍受“芥末”把兩人婚姻的隱私公之于眾,不久前在網站“天涯”上演了一場“虐書”秀,借以泄恨。
“芥末”將自己的婚姻和情感生活寫到了博客上,在引起關注的同時,也引來諸多議論。對這一現象,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可粗略地從兩方面來進行理解:
一是兩性關系的斗爭與協商,以及個人為什么有顯露自己隱私的需要;二是從倫理的角度,如何看待個人的邊界與隱私權。
人際互動中存在兩個模式
——即對抗性與互補性
互聯網科技的進步使個人的表達方式發生巨變,博客作為互聯網上個人表達的一種方式,自出現以來發展神速。它再次縮小了人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使得人際交流有了更加直接、靈活而坦誠的手段。
心理學中的需要理論認為,人除了物質的需要外,還有心理的需要。它包括愛、親密和歸屬感的需要,力量和自我效能感的需要,以及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等三大類。“芥末”的行為滿足的正是這種心理需要。
有人說,婚姻是兩人一場長長的戰斗;也有人說,婚姻是兩人一場長長的交談。“戰斗”與“交談”的說法也正合了一般人際互動中兩個模式的特點,即對抗性與非對抗性(互補性)互動。從對抗性互動模式來看,兩人間的互動模式,一定是有強有弱,有輸有贏。不僅僅是在婚姻關系中,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男性都曾經在傳統上一度占有優勢的話語權。
現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尤其是上世紀中期西方開始的女權運動與多元價值觀等觀念的風行,使得人們尤其是女性開始從性別的視角審視自己在婚姻生活、親密關系和社會生活中的位置,以及人與人交往互動時“非暴力(非對抗性)交流”關系等問題。寫博客,只不過是她們觀照自己內心的一種方式。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