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讓自己成為網絡謠言的傳播者
前段時間,網絡推手“秦火火”徹底火了,只是他成名是因為長期在網上造謠傳謠被刑拘。可見他這種做法傷了另人,也毀了自己,實在是不明智的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統計,僅2012年3月,有關部門清理的各類網絡謠言就高達21萬余條,微博是謠言重災區。法制網調查顯示,2012年的網絡謠言中,51.7%源自微博。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抽樣調查發現,微博傳謠比例占28%,其次為論壇。
什么時期都有謠言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長張侃說,謠言存在于任何社會及社會發展階段。由于人們總會在某些領域一知半解,對某些事物有理解偏差,就產生了“謠”。
在古代,“謠”本指“謠諺”,如民謠、童謠等,是民間的訴求方式,如詩經中的“風”,如今是國學經典。隨著社會發展和文化變遷,謠言逐漸演變,開始為政治、經濟等服務。如二戰時期,英國和德國之間多次使用謠言打擊敵國民眾的心理。如今謠言大致分兩類:一是毫無事實或科學依據的信息,發布者或傳播者往往信口而來,沒有事實或科學依據;二是“謠諑”,帶有主觀惡意,并有詆毀、誣蔑的性質。
網上傳謠責任小、獲益大
首先,網絡推手和網絡紅人的出現推動了謠言的傳播。他們懷著爭名逐利的目的,把道德拋諸腦后,不惜嘗試一切炒作手段。由于網絡言論具有隨意性強的特點,即便發表了不恰當或不準確的言論,發言者只需修改或刪除,就可彌補錯誤。加上法律對造謠者處罰過輕,降低了造謠傳謠的成本和代價。
其次,謠言和不實信息能滿足網絡受眾的不同心理需要。其一,謠言能告訴大家許多事實的“真相”,給人安全感;其二,謠言可供無聊的人找樂子,提供茶余飯后的談資,如“秦火火”說的“李雙江之子非親生”等;其三,不少謠言能讓人們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如“動車事故中意大利遇難者獲賠三千萬歐元”的謠言讓一些人“恍然大悟”:原來社會如此不公正,怪不得我生活得如此艱難;其四,一些低級可笑的謠言能給人心理安慰,如“轉發本微博能獲得好運”等。
最后,當下流行的自媒體讓志趣相投的人組成圈子,大家看法大都一致,對彼此言論更信服,使信息傳播達到心理“共振”效果。信息量大,不少人走馬觀花,看到的東西沒經過大腦就隨手轉發,在“旁觀者效應”的支配下,抱著隨意、不負責任的心態,成為謠言的傳播者。
不知不懂就不傳播
沒有事實或科學依據的謠言會誤導公眾,混淆視聽,危害社會。如許多五花八門、未經求證的“健康常識”可能威脅公眾身體健康。許多聳人聽聞的謠言甚至造成社會混亂、公眾恐慌,對人的心理發展和道德建設造成傷害。例如,幾十年來,“雷鋒精神”一直是國人的驕傲,“秦火火”對雷鋒的詆毀和污蔑不僅引起人們的質疑和憤怒,更損害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影響其成長。打擊此類謠言,才能凈化網絡風氣,重塑社會道德。
抵制網絡謠言,要做到讓謠言止于智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只傳自己知道的。張侃建議,在微博上發言要慎重,在自己熟知的領域做一個好的傳播者;面對不了解的話題,要多提問、多思考、少發言。作為一個粉絲量高達97萬的“大V”,張侃的微博言論非常嚴謹。對心理學話題,張侃的老本行,他會用數據和理論對不科學之處加以質疑或一針見血地指出。對其他領域話題,張侃會對可疑之處提出一系列邏輯清晰的質詢,讓關注他微博的人都能隨之思考。這種嚴謹、思路清晰的作風值得我們每個信息傳播者借鑒。
最后呼吁,政府要做最大的智者。想讓不負責任的言論少一些,需要國家先行一步。在任何領域因言論不當造成社會恐慌、傷害性事件等惡果,有關部門都應追究造謠者的責任。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