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網絡 別讓網絡嚇出病
很多人因為關注某些東西。經常上網瀏覽各類網站。比如有些人關注健康,某日,不小心點到一個有關胃癌診治方面的網頁,聯想到最近自己消化不好,胃脹、胃酸,有時還輕微胃痛,越看越覺得自己都對得上,不由得觸目驚心,結果去醫院檢查一切安好,所以專家提醒,千萬別讓網絡嚇出病來。
疑病癥的人特別關注醫學健康知識,說起醫學名詞更是一套一套的,但由于缺乏醫學基礎,他們大多只是生吞活剝一些醫學理論和術語,其實并不能有效地診斷疾病。隨著網絡的發展,疑病癥的個體更是拿著網絡上的各種信息作為參照標準,對照檢驗自己的軀體反應。他們隨便點擊某種疾病的名稱,總是覺得相關癥狀與自己情況相符:稍有點咳嗽,就懷疑自己得了肺炎;腸道有些紊亂,就懷疑自己得了腸癌。
疑病癥的群體具備一些共同的個性心理特征:敏感多疑、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偏執、自我中心、自我憐惜,渴望別人的關注。這類患者的神經類型屬于弱而不均衡型,心理穩定性差。外界微弱刺激也會帶給他們較大的心理波動,所以導致他們疑神疑鬼。
此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強化了他們的自我負性暗示,比如有某一種家族遺傳病、親朋好友身染重病,卻因為疏忽而沒有及時救治等,甚至醫生的無心之語、他人的議論也會加重他們的憂慮情緒。
如何預防網絡疑病癥
第一、塑造良好的個性心理。提醒自己不要“過于敏感”,改變強迫性的自我檢查、自我關注和自我暗示的不良心理習慣。事實上,很多心理疾病,真的是個體自己“想出來的病”,并非軀體真的出現了異常。
第二、正確對待各類健康資料。對于非正規的醫學網站,其信息呈現出夸大其詞、聳人聽聞等特征,目的是推銷藥品或保健品,或者是當醫托來吸引他人就醫,這類信息根本就不值得閱讀;而對于來源可靠的網絡資料,也不要將疾病的癥狀硬往自己身上靠。
第三、切勿病急亂投醫。有的患者稍有不適,就四處投醫。其實可以在家觀察一段時間,如果沒有出現大的不適,就證明問題不嚴重。如果確有某種疾病,才接受必要的醫學檢查和治療。如果完全是個人心理因素所導致的軀體化,則需要接受心理治療。
第四、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既能提高身體素質,減少身體的不適,也能轉移患者對疾病和健康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他們應對不良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