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上網心理及如何調適
網絡在今天的社會中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網絡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他們的吃、住、行都離不開互聯網。盡管網絡帶給我們很多益處,但不可否認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壞處。關于互聯網我們有太多可以探討的話題像年輕人上網的動因以及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心理障礙都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一、 大學生上網心理
從整體上了解大學生上網心理,是開展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我們從整體上將大學生上網心理分為積極的心理需求與消極的心理需求。
(一)積極的心理需求
(1)強烈的求知欲與好奇求新心理。
(2)自由平等的參與意識與自我實現欲望。
(3)追求開放性和多元性。
(二)消極的心理需求
(1)獵奇心理,追求感官刺激。
(2)急功近利心理。
(3)發泄欲求。
(4)逃避現實的解脫心理。
(5)虛擬的自我實現心理。
虛擬的自我實現心理還會導致一些不道德的行為甚至是犯罪行為。有些大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真實涵義,往往意圖在網絡中“大展鴻圖”,他們為了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大膽地制造網絡病毒、盜用他人電腦信息,刺探他人隱私,非法通過銀行和信用卡盜竊和詐騙,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嚴重的損失。如1999年4月,臺灣地區一青年大學生, 將把自制的 CIH病毒輸入國際互聯網絡,造成全球3000多萬臺電腦失靈。至今,CIH病毒每月26日還會在世界各地的計算機中發作一次,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6)焦慮心理。
(7)自卑心理與抵觸情緒。
應當指出的是,過多地依賴網絡,將使親自閱讀書本、親身實踐、面對面交流弱化。因為網上提供的知識是有限的,它只給出“何時”、“何地”、“何事”等基本信息,這些都是結果,無法代替人們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必然造成知識匱乏、文化落后。而且,網上獲得的知識是一種“快餐文化”模式,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網絡知識更具有高度的綜合性、聲像多維一體化和高度圖像化等特點,其結果造成人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抽象能力和閱讀能力下降。這對大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