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上網成癮”孩子 先從家長著手
幾年前,那個時候刷身份證還沒有完全普及,小編晚上9點左右去網吧找一位朋友,正見一位小學生嫻熟的走進網吧,繳費開機上網,二話不說就打開游戲,網管問他,你這么晚來上網,你爸媽不管你嗎?小孩回答“就是我爸媽給我錢來玩的,他們有生意做,沒空陪我”。
小編聽后感慨不已,當父母當到這個份上也算是夠奇葩的了。
上網成癮后的悲劇
一命剛逝,一命半死。人們還沒從19歲的玲玲慘死在鄭州搏強戒網癮學校的悲劇中緩過神來,又有媒體報道,云南曲靖一名13歲男孩在當地相同的戒網癮場所,因為偷吃了教官的一塊餅干,被吊在單杠上,導致8根手指缺血性壞死,慘劇再次上演。戒網癮學校,再次用暴力摧殘的形式,向社會展現了類似魔鬼集中營場所不可告人的恐懼。
很多人譴責孩子的父母,不該將自己的教育責任,花幾個錢就撂給地獄般的戒網癮機構。但是,按照存在就是合理的邏輯,這些合法存在的機構,如果真能為沉湎于網絡而不能自拔的孩子創造改頭換面的奇跡,那么這些看似不負責的父母,他們所選擇的教育方式,本身不是主觀的錯誤。悲劇面前,他們同樣是戒網癮機構實施非法手段的受害者。
在學術界對網癮是不是病還沒有統一認知的情況下,中國的戒網癮機構早在很多年前就開起了連鎖店。對于沉湎網絡的孩子,究竟有沒有一套科學的矯正方式,至今沒有共識,對于集中營式的封閉管理,當然就容易生發病態的依賴。這種對于孩子接受強制教育的信賴與癡迷,既有著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千年傳統思維影響,又有著對長期以來“改造成人”這種特殊教育手段的認同,于是這個只講矯正效果、不顧人性尊嚴的強制教育,便很容易和家長迫切的需求達成一拍即合的效果。
此前整出人命的鄭州搏強戒網癮學校,7年前就以10萬元的注冊資本,將“收容管制”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這家自稱以“特色關愛教育為理念”、以“生活體驗的心靈感悟為形式”的強制教育機構,事實上7年來教育部門對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一概不知情。結果證明,他們的特色,其實就是對肉體的暴力和人性的摧殘,孩子們體驗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命。
出了人命,用10萬元合法注冊的搏強戒網癮學校說注銷就注銷了;把人罰殘,云南這家“煥然一新”戒網癮機構,將賠償的金額增加到10萬元了。這時候你才知道,所謂的合法機構,其實只是一個拿著合法的經營執照行使非法暴力手段的盈利機構。
父母的責任自是不容回避的,但一個普通的父母,如何能對網癮這樣的“新病癥”有相對科學的認知,如何能辨認合法存在的機構內部的暴力與不堪?簡單指責是不夠的,向家長普及對網絡的認知,以監管消除暴力學校的灰色生存空間,顯然更迫切。
生下孩子之后要對孩子負責,不僅是物質和身體健康方面,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視的。正視青少年“上網成癮”的問題,身為父母的首先要正視自己的責任。
-
孩子有網癮該怎么解決現在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家庭里面都可以練舞,會有手機和電腦的,而且電腦也是家中必不可少的,可
-
心理壓力大 不妨多吃這3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因為現在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尤其是對于一些女性來說
-
電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利弊該讓孩子接觸電腦嗎,這是很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玩游戲耽誤了學習,但是不給孩子
-
如何緩解變態購物心理呢購物逛街是眾多女性特別喜愛的,本來是一種普通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一種有瘋狂購物的表現,特別是見到自己非常喜歡的就會
-
5個方法幫孩子擺脫網癮網絡的普及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少成年人甚至是孩子卻陷入了網癮的怪圈中,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