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的心理治療行為
精神動力學取向的治療以這樣一個前提為基礎:一個人兒童時期的經歷對其發揮著無意識的影響,積極塑造著其現在的情緒和行為。在分析性導向的心理治療中(也稱為探索性治療),病人講述出現于頭腦中的想法(自由聯想),醫生幫助病人理解自己的感受、心理機制以及同他人的關系,運用洞察力幫助病人發展健康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感情及生活境遇。有代表性的治療每次會談50分,每周1-2次,為時幾個月(短程治療)或幾年(長程治療)。尤其適合那些能夠很好的交流且有改變動機的人。精神分析是動力學取向治療中一種更為精深、透徹的形式,要求病人躺在沙發上進行自由聯想,通常需要每周3-5次的會談,長達幾年,很少有人能承受治療的高額費用。人際間治療以現有的關系為焦點,旨在幫人去面對未被承認的需要和情感并改善其人際交流技能,主要用于治療憂郁癥。代表性的治療包括12-16次會談。
支持治療的對話方法目的在于維持或恢復個體的最高功能活動水平。治療師提出一些忠告讓患者放心,做出提議,并同病人討論可供選擇的行為及解決問題的技巧。根據問題的性質,治療分為幾類:從單次會談,或超過數周或數月的幾次會談,到長達許多年時間的長期關注。
認知治療一般包括15~25次每周一次的談話,目標更多在于減輕癥狀而非解決潛在的沖突,用于治療憂郁癥,焦慮障礙(主要為驚恐發作及恐怖癥),處理憤怒,人格障礙,以及婚姻治療。治療性的努力集中在減少錯誤的理解及消極態度上面,通過識別病人對生活事件的反應及幫助他們檢驗這些反應的有效性來執行。例如,如果一個人認為壞事情從來不會發生在好人身上,那么當他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可能會強烈地感覺到自己毫無價值,治療師會努力幫其修正這種傾向,使病人相信不利事件的發生有很多原因,而他們中的大多數與個人價值無關。
行為治療(也稱行為矯正)是用更健康的行為方式替換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治療師首先分析那些引起重壓、不滿和影響其生活中重要領域的行為。治療技術包括:1、系統脫敏(讓患者逐漸暴露在引起焦慮的環境中,以此來控制恐怖),2、放松訓練,3、暴露療法(逐步暴露于害怕的對象或情景中而不使用放松技術),4、沖擊療法(持續暴露于恐怖情景中直到焦慮消除),5、行為強化(對更成熟的行為給予獎勵),6、示范學習(病人模仿由治療師演示的行為),7、社交技能訓練,8、反向注意(對病人希望停止的行為給予暫時鼓勵),9、厭惡療法(將不快刺激同令人不快的行為結合起來)。行為治療通常少于25次會談。
對病人動力學的深度理解使治療師有可能提出有益的忠告和建議,但這些建議并未考慮到病人情況的復雜性。這一考慮欠妥的行為可能是因為訓練不夠,治療技術拙劣或治療師本人的情感問題所至。
心理治療不應只是幫助病人解決問題,更多情況下還應幫助他們相對于治療師更加獨立。就象兒童必須學會在處理問題時并不總向母親求助一樣,病人也必須學會在治療期間不依靠治療師的直接幫助便能控制和駕馭自己的不適感受。治療師若容許或鼓勵病人頻繁來電話會增加病人的過度依賴。如果治療師收到有很多病人打來的許多這樣的電話,治療師極有可能存有一個潛在問題,比如過于需要人們依靠他們。這會削弱他們治療病人的能力。同這一問題有關的一個更微妙的例子便是治療師不能遵守自己的治療時間。每個病人的治療都有特定時間安排,但當病人格外難受或似乎正談論相當有意義的資料時,談話便容許超過一定時間。盡管偶然延長較短時間合情合理,但這類極普通的策略會促使病人操縱治療師以獲取更多的注意。其他一些治療師不恰當地跨越病人-治療師界限的現象包括:
1、多次接觸或擁抱病人
2、治療室外的非治療性接觸
3、將病人當作無需報酬的自愿者來雇用或使用
4、談論其他病人
5、對外泄露病人的私人問題或個人生活中發生不正當性關系的細節,比如性經歷
6、贈送或接受價值貴重的禮物或貸款
7、用昵稱稱呼病人
8、富于誘惑性的裝扮
9、忽視治療的欠費情況
10、病人試圖不付費或大大降低治療費用,即使這筆費用能夠支付
11、允許病人為治療師跑腿或給其他一些小恩惠
12、為獲取私人營利使用來自治療會談的資料(比如一個極好投資的內部消息)
13、浪費時間-浪費病人的錢-談論治療師的問題
14、宣傳治療師的宗教信仰體系
15、促進病人卷入到治療師喜歡的社會或政治活動中去
16、同治療師一起加入一項投資或商業冒險中
17、鼓勵病人將治療師當作領袖從事狂熱崇拜行為
你也應謹防治療師就病人問題的起因提出過于簡單化的看法。例如,一些治療師不注意此時此刻的問題而斷言大多數或所有病人正受到潛意識中性虐待記憶的防礙或患有多重人格障礙。另一種過于簡單化的看法是在宣傳媒介中普遍描述的觀點:兒童期心理創傷是反社會行為形成的一個原因。
治療師最惡意的行為可能是性侵犯。雖然治療師和病人相互感受到彼此身體或容貌上的吸引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將這些感覺付諸行動并不是治療性的。下面一個復雜的病例說明了可能發生的事情:
一名27歲的未婚女性為克服害羞、不適感及同男人接觸時的恐懼而進入治療。幾乎沒有男人看起來使她感興趣,她也極少約會。但治療進行時,她強烈的喜歡上了治療師,主要基于這樣一個事實:治療師是第一個固定地花時間陪伴她的男人。在這一點上,治療師不是幫她去學會怎樣吸引合適的約會對象,而是提出建議:病人同他的性接觸會幫助她在跟男人接觸時變得更加舒適。她答應了,希望自己最終能與治療師結婚。病人最后的醒悟是一次毀滅性體驗,這一體驗導致她自殺。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