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 要從善待動物做起
一、惻隱之心,是道德的底線,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對虐待動物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呀?
這就先得說清楚,我們?yōu)槭裁床荒芙邮?ldquo;虐待”。為什么呢?就因為人性中有一條道德的底線,同時也是起點,叫“惻隱之心”。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觀點,這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天良,故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只要有這份心,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好人。相反,如果沒有,就麻煩大了。弄不好,會“禽獸不如”。
但,這跟不虐待動物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因為惻隱之心或不忍之心,其實有一個心理依據(jù),即將心比心、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一個人,為什么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說到底,就因為自己不想受這活罪。比方說,自己不愿被燒死,才不忍心燒死別人。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問題是,“己所不欲”易,“勿施于人”難。這就需要培養(yǎng)。而且,為了保證培養(yǎng)成功,還得把這善心和天良,從“勿施于人”擴展到“勿施于物”。當年,孟子講“惻隱之心”,舉出的例證,就是齊宣王對一頭將死的牛,表示“不忍其觳觫(嚇得發(fā)抖),若無罪而就死地”。牛如此,狗和熊,也一樣。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動物侵犯了人權(quán),威脅到人的生存呢?也要善待嗎?也要。即便萬不得已,比如出現(xiàn)了鼠疫、鼠災,也不可虐殺。為什么?因為虐殺即虐待,虐待即殘忍。不僅是對別人或動物的殘忍,也是對自己的殘忍。你想嘛,虐待的事情都做得出來,還有什么做不出來?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實上,一個人,如果不把虐待當回事,下一步,就有可能以此為樂。這時,他就會完全喪失了人性。所以,必須反對虐待,反對虐殺。比方說,在不得不保留死刑時,堅決廢止凌遲、腰斬、砍頭等方式;在無法避免戰(zhàn)爭和執(zhí)刑時,決不虐待俘虜和犯罪嫌疑人。當然,也不虐待動物,哪怕它“丑惡”如老鼠。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diào)節(jié)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xiàn)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guān)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jié)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tài)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因